第一百四十三章 解决流民的办法(第 1/4 页)
张公公虽说在太监中,算是稳重不小心眼的人了,可这游街之耻,还是让他奈不住心中的愤慨。
让俩名护卫自回住处后,张公公径直独自前往学堂,要找文启东讨一个说法。
张公公见了文启东的第一句话就是:“道长践踏皇家脸面,欲与皇家为敌乎?”
文启东看着气急败坏的张太监,微微一笑,说道:“张公公,你在山阳镇的行为,在乎皇家脸面了吗?”
“你……,道长应该清楚,咱家可不是白拿那些商家的东西,咱家可是答应为他们运作‘贡品’名号的,你情我愿的事,道长你管得太宽了吧。”
为自己在镇内坑蒙拐骗辩解了几句后,张太监神情幽幽的问道:“文道长,咱家就问你,道长还是不是大明的人?,对皇家的好意,道长愿不愿意接受?”
“哈、哈、哈……”对张太监的问话,文启东仰天一笑。
随后,看着张太监认真的说道:“回去告诉你家皇帝,大明朝对于我文启东来说,不过是历史长河中的一个片段,我文某人能来这里,不过是天道异数。
道爷我泄露一点天机:关外的后金,关内的饥民,这才是你家皇帝应该关心的,他的时间不多了……。”
文启东故作神秘的一番忽悠后,不等还在琢磨自己话的张太监反应过来,最后说道:“明天你就回京吧,和皇族结亲一事,就不用宫中发懿旨了,我道观自会下聘迎娶……。”
说完,不等张太监答话,自顾转身出了学堂客厅走了。
整个下午,文启东都在学堂教书,特别是对学堂内的那几名尖子生,文启东每天都会抽出半个时辰,给予他们另行教导。
毕竟他们的天赋在哪里摆着,不给他们多加点料,和普通学生一起按部就班,就是在浪费他们的天赋。
晚上回到自己的住处,听俩名书办汇报时,才知道,张太监一行人,下午就离开了山阳镇,直接走了。
走的时候,不但没有和政务处打招呼,连一些大件的货物都没要,只带走了银子和一些精美的小件物品。
对张太监的匆匆离去,文启东没有什么特别的表示,只是交代了一句让政务处关注和善后,就不再理会。
对于张太监会不会回宫后说自己的坏话,文启东是不在乎的,他既不怕崇祯翻脸,又不吃崇祯他家里的饭,不用在意朝廷的态度。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