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 污良为贼的伎俩(第 1/4 页)
对于李虎的请战,文启东没有表态,只是让他回去加强团兵的训练,特别是新武器的对阵演练,一定要做到使用时,兵丁之间能熟练配合。
所谓的新武器,不过是文启东指导山谷工匠们制造的抬枪。
文启东制造的这款抬枪,并没有太超出这个时代的技术,抬枪的结构,都是在现有技术上做的改良。
要说没有先进之处也不对,首先直径二十毫米的枪管,是用合金打造的,枪管强度高,重量却很轻。
二米长的抬枪,能分别打钢珠散弹和独头弹,子弹装填和弗朗基快炮的结构相同,采用后置定装弹,由于文启东给山谷造了一台精密手动机床,抬枪后装弹的密封性得到了解决。
抬枪的激发装置是燧发撞击,通过文启东的技术指导,激发概率百分之九十九,基本不用担心哑火现象。
战斗时,一杆抬枪两个人,一人当枪架一人负责开枪,子弹提前装好,由两人共同携带。
之所以制作这样的抬枪,是文启东看民团远程打击能力不足,有了这款有效射程二百米以上的抬枪,同时代的所有弓箭,在这款抬枪面前都不够看。
有着强悍的金手指,不搞出加特林蓝火,为何还搞这样落后的东西?。
没有啥顾虑或是天道限制,单纯就是文启东的怕麻烦,怕为加特林蓝火提供子弹麻烦。
一个子弹加工厂,几千项技术,几百道工序,想在古代具现出来,连生产线上的工人都找不到。
其实,文启东指导山谷工匠们,制造的这款抬枪已经很先进了,先进的地方就在钢材配方和加工工艺。
山谷制造的抬枪,能达到有效射程二百米以上的性能,主要靠的就是材料和加工工艺。
这样的抬枪,就是被敌对方得去了,也没什么担心的,结构不稀奇,不担心泄密,但对方想模仿制造出来,光是材料配方和加工工艺,要是按正常历史进程,还需要二百多年。
文启东费心的武装民团,不是指望民团去征战天下,而是自己不在时,民团能守住自己的老巢。
在官兵即将到达怀庆府前,为了避免发生意外,葛知事还是把自己的直系亲人,都搬进了山阳镇。
修武县城内的道观商铺,管事王有财扯着嗓子喊着:“大柱、成亮,你俩人还在屋里磨蹭啥,马车要走了……。”
店铺外的大街上,几辆道观独有的钢轴承马车上,装满了零零碎碎,这些都是店铺伙计们的私人物品,店铺里的货物,前两天已经运回了山阳镇。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