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大旱后的大灾害(第 1/4 页)
史县令举报山阳观的奏折,果然如葛知事所说,在各级的有司衙门,引起了不同的争议。
地方上的州府和巡抚衙门,驳斥了史县令,说其好大喜功不务正业,一所道观购买土地收治流民,却被其夸大到如同造反的地步,何其荒谬。
尤其是奏折中说的,道观拥有上千名,训练有素装甲精良的团练兵丁,更是情理不通夸大臆造。
拥有这样甲兵的道观,还只是呆在山里开荒种地,而且开垦的荒地,还是花费巨资买的,有这样的造反者吗?
巡抚衙门不但只是训斥了史县令,还上报朝廷,“修武县令任职期间,贪赃枉法,治下的修武县也是民不聊生,朝廷应该把其拿下治罪……”。
史县令人心不足,分赃贪污了卖地钱后,还想着道观的其它财产,结果,偷鸡不成蚀把米,把自己给卷进了朝争的漩涡圈之中。
现在,朝野之中,被阉党打压过的官员,为了重新掌权和复出,攻击阉党余孽的奏章不断。
而且,一部分奏折,为了达到攻击阉党余孽的目的,没有罪证,就无中生有编造罪证。
史县令上表的奏折,到了通政司后,把控了通政司的东林党官员,哪管他奏折中的内容是否属实,一看是说阉党余孽要造反的奏折,先拿过来利用了再说。
至于地方府台和巡抚衙门的驳斥奏章,在党争面前,可以视而不见,不予理会。
于是,史县令的奏折,又一次出现在了崇祯皇帝的御案上。
崇祯二年的春季,黄河以北,很多地区的旱情还是没有得到缓解。
特别是陕北地区,已经连续二年大旱了,眼看第三年的夏粮有时无望,在州县衙门胥吏税丁的催逼下,陕北的农民开始大量加入王嘉胤、高迎祥等人领导的农民造反大军。
一时之间,去年就已经造反的那些大小股陕北起义军,声势大涨,像王嘉胤手下的农民军,已经达到十几万之众。
就连那些不知名的小股造反军,也是少则几千,多则上万人,整个陕北到处都是造反民众。
这样的造反规模,当地的官员再也掩盖不住了。
而整个陕北农民的暴动,也正式拉开了明末农民大起义的序幕。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