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 分赃(第 1/4 页)
修武县的王县丞这两天很恼火,作为修武县内的地头蛇,眼看着早就端到了自己桌上的菜,要被别人夹一筷子,心里肯定不会痛快了。
起因就是那二万亩坡地,这片坡地,可是王县丞最先伸手,从黄册上隐瞒下来的,本打算再过个几年,就把这片地纳入自家名下。
谁知出了一个山阳镇,把这片本来属于偏远贫瘠的坡地,变成了一块诱人的肥肉。
自从凤山观的葛知事,找到县衙的张书吏打听那片坡地的事后,得知消息的史县令就盯上了那块地的买卖。
正为完不成秋税发愁的史县令,一听凤山观又要花钱买地,县衙的其它事都不管了,这几天单只追查那片坡地的来龙去脉。
作为一县主官,虽是外来的流水官,县令的权力还是很大的,整个县衙,除了县丞主薄等三几名朝廷在册的官员,其它胥吏,县令可一言而决。
一般的情况下,县令对县衙的那些积年老吏,只要听从自己的命令,不会轻易罢免替换。
这些积年老吏,在本地多年经营下来,关系也是盘根错节,无故动他,会很麻烦,有时真会牵一发而动全身,说不定还会遭到反噬。
但如今,史县令这不急了眼了吗,要知道,为了补上这个县令实缺,他可是花了不少钱的。
可上任后,面对修武县内的状况,不要说大笔捞钱了,能先保住官位就不错了。
这好不容易出现了转机,马上会有一大笔银子到手,当然不会再留情面了。
县衙六房中,专管文案的张书吏,面对县令准备破釜沉舟的压力,终于服软了,交出了那片坡地的手续。
虽然史县令得到了那片坡地的手续,但想顺利发卖,没有这些胥吏的配合,特别是背后最大主谋王县丞的配合,是实现不了的。
除非他把衙门下属的经办胥吏都换成自己的人,这明显就是不可能的事,他要敢这么干,结局很可能是在任期间‘暴病’而亡。
不能吃独食,那就需要妥协分享。
县衙内书房,史县令看着貌似憨厚愚钝,实则老奸巨猾的王县丞,压了压心火,慢条斯理的喝了一口茶后,语气绵里藏针的说道:
“今阉宦虽除,可阉党还遍布朝野,本官出京时,吏部的同年好友告知,今上已经命韩相、李部堂等大人拟定魏党名单……,王县丞,修武县好像也修有阉宦的生祠吧?……。”
年岁已五十出头的王县丞,木呆的脸上看不出一丝表情,对于史县令的威胁,神情也没出现什么变化,慢吞吞的说了一句话: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