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班门弄斧(第 1/4 页)
马真一是在见了葛知事三天后的一个上午,被守卫谷口的护卫队放行,才得以进了山谷。
一入山谷,马真一就被山谷的景色震撼到了,他大脑的词汇中可能没有田园风光这四个字,他的第一反应是‘仙家福地’。
现在的山谷,经过一两年持续不断地改造,往日的荒山野岭,已经变成了适宜人居住的桃源之地。
进入山谷的人,过了城墙后,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山谷中那高高低低一片片阡陌相连的良田,田地间是平整的道路和沟渠,沟渠和几处山塘中,都是满满的水波荡漾,几处山坡上,青砖碧瓦的民居,映衬在远山的背景中,有一种山居的静怡之美。
所谓的‘福地’,就是适宜人居住能养活人的地方,这些条件,现在的山谷都具备了,只要山谷内的人数不超出山谷的承受度,山谷内的民众就会活的很好。
走在犹如一整块平坦巨石铺就的道路上,看着山谷内的景物,马真一心里很是感叹和羡慕,这才是修道之人应该居住的地方。
当来到道观门前,看到凤山观精美的观舍后,游历过大明各地,也见过不少寺观的马道长有些嫉妒了。
道观占地不大,所有观舍都是青砖碧瓦筑就,显得整洁雅致却又不失古朴之意,整个道观看上去错落有致,很有道家浑然天成的意境。
看着面前的道观,周围的环境,马道长心里暗暗嘀咕:“怪不得那凤山真人能躲在山谷里不出去,在这样的地方修道,不缺吃喝,环境静逸又不缺烟火气,就是十年八年不出谷,也能呆的下去啊!”
地方再好也不是自己的,至于夺过来,只要凤山真人还在,那是不用想了。
不过,整个太行山,那些和尚势大,不知那些喜欢渡人产业的佛徒,看到真人的道观后,有没有把这里变成佛国净土的打算。
被道观内的道徒接引进了观中客厅,道徒给马真一上了一杯清茶后,说了一声“道长稍后”,就不再管他了。
对于凤山观这种清冷的待客之道,马真一已经能泰然处之。
从在葛知事哪里的不冷不热,把守山门护卫的公事公办,到进了道观后的冷清对待,已经把自认高人的癫疯道长搞得没有了脾气。
不过也可以理解,自家观主是‘神仙’,下面的人当然有底气。
在客厅等了一会,马道长的一杯茶还有余温,一位看上去年轻却不失气度的道人,迈着不紧不慢的步伐走进了客厅。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