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七十七章 东林鼓噪(第 2/2 页)

    放在以前,肯定会有几个官员乌纱落地,不是被皇帝训斥,就是准了弹劾,但这次满朝菲菲皇帝就是稳坐钓鱼台,不否认也不认同,崇祯认为驱逐外来人,那钱从何来?粮从何来?何人有能力去驱逐?又让谁来收复东北平定西北?是的,外来人的确目无法度,有辱圣人,可你能拿他们怎么办?而且再怎么比,都比你们这些只会说不会做的强,空口白牙谁都会,真刀真枪就都是软蛋了,所以他现在天天看热闹,就是不发言,短短几个月,他已经成熟了许多,不像以前那么冲动,一个是国内外有向好发展的迹象,一个是少了许多败报揪心的事,使得皇帝有时间静下心来思考一些问题,虽然大部分还不能琢磨透,但至少他在努力消化各方面的信息,若是此时贸然冲动,不敢想象其后果是什么?

    神兵卫则是根本不理会,该干嘛还是干嘛,不会被封建社会牵着鼻子走,从大的来说,这次风波是新旧冲突的必然,从小的来说肯定东林党不甘心大权旁落,蠢蠢欲动,高师成分析说,这个时段蛰伏在家的周延儒开始在历史的惯性作用下,准备再次出山,东林领袖张溥也一定在串联,整个江南富商由于穿越者横空出世,巨大利益受损必然支持他们反扑,所以有必要去一趟江南,再说海船即将造好,也需要订购一些大明生丝布匹茶叶什么的,作为常规贸易的一部分,很有必要去人了解一下江南市场,顺便带些钱粮救济一下受灾的江南百姓,据说那里已经出现易子而食的人间悲剧,证明明末期饥荒比他们想象中更为惨痛。

    两个基地电报来去,觉得是得派人去江南走一走了,光注意北方局部始终不了解全局,那么派谁去好呢,现在高师成一个人兼着几份工,既要搞外交,又要被教育处拉去当老师,还要时不时临时充当和朝廷的联络者,实在抽不开身,皇庄和天津的场面越铺越大,解送来的流民越来越多,建设军训商贸哪一样都是不能放松,陆文夫和陈伟峰每天忙的脚不沾地,没有那个闲情雅致,范小武现在是准海军负责人,眼看着船只一天天成型,绝对放不下去游山玩水,让周原和郭英两个美女去大家又不放心,最后看来看去就看中孔丘这个战争狂了,省的他一天到晚给新军灌输掠夺外国资源钱财的意识,而且就是他总是喜欢体罚新兵,搞得新军见他如同老鼠见猫一样怕,就他了,去江南这个花花世界走走,权当给他放个假,外加西安的贸易主管毛海峰一起,当然他们先得给皇帝打个招呼。

    皇帝接到神兵卫要派人去江南救济灾民的汇报,心里是很赞同的,他也隐隐感到江南巨富在背后捣乱,让神兵卫去直接面对一下很好,别总说朕养外寇,这次朕把他们送到你们面前,看你们这些财大气粗的能把他们怎么样?所以马上就同意了,还派了新任内阁大臣洪承畴作为朝廷的正式钦差,既隆重又照顾方方面面,省的神兵卫在江南又闹出大动静来。

    远在河南叶县的侯恂怎么也想不到自己的一份奏折,竟然引来新旧势力大交锋,更不知道因为他的有意无意使得明末朝局没有象历史上那样发展,他现在只是一心一意为朝廷收钱管钱,管理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连钱谦益的来信都没认真搭理,至于史可法,侯恂的来信没有激起任何波澜,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他侯恂不知道赈灾的艰难,来封不痛不痒的信很正常,至于朝廷纷乱的动向更是嗤之以鼻,若自己身在朝廷是会感觉百官有些道理,一旦远离中枢,真正干实事才发现理论和实际相差太远,要是按照满朝希冀的那样,几个省的百姓早就饿死无数了,想灭流寇更是痴人说梦,自己抓了几十个贪官污吏,愣是没精力继续查下去,到处都是,要彻查的话估计自己到死都查不完全,以前的愤世嫉俗在现实面前不堪一击,他感觉到大明吏治是真的烂到骨子里了,河南官员想要钱粮的管理权,呸,除非老子死了,这次一竿子到底,偏不给你们,至于如何攻击,不在乎了,他现在唯一的希望就是能多救活一些百姓,更希望新军练成扫平寰宇之后能使大明凤凰涅槃,重获新生,其他个人荣辱进退就不在考虑范围了。

    还好,神兵卫决定派人去江南,就证明他们准备正面应对东林势力,崇祯内心是欣慰的,说实话让他一个孤家寡人面对满朝反对,真的有些担心,连内阁大臣都被攻击得体无完肤,难保他们不会联合起来逼宫,已经有消息说很多官员在蠢蠢欲动,甚至连废立的话都说出来了,要不是碍于神兵卫深不可测的实力摆在那,他们早就动手了,现在好了,神兵卫提督衔孔丘,提督衔毛海峰一起去你们的大本营江南,有能耐你们和他们斗去,朕做一回坐山观虎斗两不相帮的看客,要是你们能赶走外来人,朕才服了你们呢。

    孔丘毛海峰要下江南,所有穿越者都开始调侃二位,说这次去无论如何要去秦淮河上游玩下,秦淮八艳那可是明末鼎鼎有名的,有机会不妨带几个回来,省得被封建剥削阶级糟蹋了云云,说得孔丘一脸懵逼,还特意找高师成恶补了一下历史,明白这秦淮河才是现在江南最繁华地段,不是上海苏州,上海现在只是松江府下一个穷县,根本上不了台面,还有福建郑家现在是江南一霸,若有机会必须会一会这个海盗,对于即将开始的海贸有莫大帮助,至于有名的郑成功,现在还是个孩子,若是能把他接到皇庄来学习就好了。

    洪承畴未入阁时总想着出将入相,心忧天下,等他真成为阁臣,才发现天天面对案牍的幸苦,大部分都是无事呻吟,还不得不陪着笑脸埋头处理,和自己以前在西北挥斥方遒,指挥若定根本不是一回事,难怪阁臣换了十几茬,一半是皇帝朝臣难伺候被罢免,一半是自己呆不下去引退的,只有真在这里感受几天,才知道真不是人呆的地方,上面皇帝阴阳怪气,下面百官刁钻非难,自己夹在中间首尾难顾,就这次百官发难,矛头直冲神兵卫和皇帝内阁,说他们无理取闹吧,他们一个个引经据典头头是道,真挑不出毛病,哪一样都合理合法为国为民,说他们有理吧,真要按他们说的做,大明立马烽烟四起甚至危及社稷,该如何是好?连首辅大人都上了辞表,要求回家养老,刘宇亮的心思大家都明白,乘现在大的危机过去,国家有兴旺的苗头,赶紧急流勇退,免得晚节不保,粉身碎骨,以前一直在争首辅位置的薛国观也开始退缩,范复粹更是上了几份要求还乡的折子,卢象升明确表示不入阁,只有他和杨嗣昌新进内阁,事事操心,又事事不能完美。

    这次皇帝接到他和杨嗣昌的辞职信,根本不准,内阁就这么几个人,都走了他真成孤家寡人了,刘宇亮求去是早有打算,看来留不住,薛国观还可再干一阵,范复粹老了的确跟不上,只有杨嗣昌洪承畴两个是真的能办事的,这内阁缺人,让谁进来呢?头疼啊,现在神兵卫要派人去江南救灾,是好事,可以转移官员视线,不来逼宫,派洪承畴主理是没办法的事,只在找不到合适人选,只能让他幸苦一趟了。

    和神兵卫一起去江南,洪承畴第一时间赶到皇庄,拜会神兵卫几位伯爷,来的目的只有一个,要兵,这手里没兵的日子总感觉空落落的,京营那帮样子货他是不敢要,他知道神兵卫新军淘汰下好多原老兵,这些人组织起来绝对要比那些卫所兵京营兵强太多,所以一听到让自己下江南,立马就找到神兵卫,先是以阁老身份视察各处,拜见太子及各位藩王勋贵子嗣,与百多原同僚叙旧,参观新军训练,查看高产农作物试验田,查看这次要带去江南的粮食准备情况,运输车队情况,顺便观察一下神兵卫建设进度,然后就与陆文夫陈伟峰开口要护卫队,说此次下江南干系重大,江南人文荟萃,鱼龙混杂,朝廷一大半官员出身江南,此去路途遥远稍有风吹草动,即会引起巨大波澜,因此一支精明强干的护卫队是必须的,京营和卫所兵除了扰民狐假虎威,真不让人放心,唯有神兵卫的军队才能让他这个钦差安枕无忧云云,陈伟峰明白洪承畴信不过那些样子货,于是问洪大人需要多少?洪承畴说至少五千人几十辆神车,才能管住上万民夫的运粮队,陈伟峰摇了摇头,他真抽不出如此多人,已经和孔丘毛海峰商量好了,穿越者连他们在内就去二十人几辆车,赈灾由大明朝廷来,他们主要是去考察,不需要太多人凑热闹,护卫也考虑好了,两千全身武装的原老兵足够,这样的武力,可以直接面对三千建奴,或者面对万余明军,几万流寇,所以洪承畴一说五千,陈伟峰就摇头,没必要如此兴师动众,又不是去打仗,再说是真的抽不出那么多人来,洪承畴也不怕神兵卫有意见,开始一条条摆道理,什么江南槽帮,盐帮,西南不安定,福建郑家势力,各地土匪山贼,沿海胥民,南京守旧势力,富商民团势力等等都是威胁,无论如何两千不够,分明就是漫天要价坐地还钱,当然也不能怪他,他是带兵的,明确知道手中没军队的文官等于纸老虎,只有象神兵卫那样拥有超凡实力,才能一言九鼎,无惧任何风险。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xs.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近更新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神话之后 仙人消失之后 彼岸之主 五仙门 叩问仙道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玄鉴仙族 阵问长生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魔门败类 我在凡人科学修仙 山河志异 武圣! 盖世双谐 修仙琐录 过河卒 剑啸灵霄 志怪书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最多阅读 大夏文圣 异香 剑来 洪荒之青虚 志怪书 仙逆 冰河洗剑录 不朽凡人 修炼9999级了老祖才100级 武圣! 聊斋大圣人 玄鉴仙族 我为纣王之傲啸封神 修仙从摆地摊开始 我师叔是林正英 修真门派掌门路 蛆蝇尸海剑 过河卒 洪荒之截教仙童 剑啸灵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