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五十七章 跟踪探查准备(第 2/2 页)

    基地内所有的决策信息基本半透明的,没有多少秘密,不是因为保密意识不强,而是现代人和古代人基本属于隔离状态,普通老百姓虽然对大明充满了好奇,但更多的是怒其不争哀其不幸,双方差着四百年的认知,距离不是一般的远,没人愿意离开基地小康生活去冒险,所以每个政策的出之台不需要多少保密,没有人会把基地的秘密说给一窍不通的古代人,即使不小心讲了,完全也是鸡同鸭讲,除非是基地故意让他们知道的东西,因此每一阶段的目标,现代人都有权讨论,或提供意见,就像这次对八大家开刀,本来是要等到新兵练成作为小目标实行,现在忽然提前了,自然会引起讨论,这些民间人士说的也有道理,没有人认为有什么错的地方,总不能把摇摇欲坠政府的错全归罪给民间商户吧,但这些意见只是少数,更多的则是拥护临管会的每一个决定,相信临管会的每一个决定一定有他深层的意义,这是几十年来老百姓对政府无条件信赖使然,这次对八大家动手的确有更深层的原因,主要是基地和天津的建设资金不足,现代商品固然畅销,库存各项物资充足,但总有消耗完的一天,而且需要为更大的美洲开发澳洲开发提供巨量物资,不能把这些库存全消耗在这里,所以就地取材,打一些土豪支持两地建设就成为了必然,也是最快的途径,临管会正是考虑到方方面面的原因,才觉得必须动手,提前动手,那些资金物资在古人和游牧民族手里只会起反作用,只有掌握在现代人手里才会物有所值。

    高师成和曹化淳已经开始巡狩边关,六千多人马,几辆现代军车,说多不多说少不少,一路上慢慢腾腾,曹化淳早想清楚了,一切都有神兵主持,自己只是个挡箭牌,内心知道只要交好神兵,听神兵的,到时自然有好处,自己以后才有前途,他们这些做奴才的别的本事没有,揣摩皇帝心思态度的本事谁都比不上,皇帝虽然有些小性子,但大事面前还是分得清的,开始迟迟不肯下旨围攻神兵卫就清楚皇帝在惧怕,后来双方相安无事还得了破天荒的特权,就说明皇帝抓住了救命稻草在掏心掏肺,不用问都知道,皇帝现在对神兵卫是一百个放心一百个信任,估计朝廷再多再大的反对声音皇帝都会当没听见,自小伺候主子,崇祯的那点脾性早一清二楚,况且即使万一皇帝翻脸,放眼望去大明也没有可以击败神兵卫的人马,自己在这里可以说是万无一失,当然自己作为需要依靠神兵支持的人来说,已经算捷足先登,看神兵首领容忍他的态度就知道了,比那些还在犹豫观望的大明显贵聪明多了,只要手不伸,老实按神兵吩咐去做,那自己就不会被淘汰,说不定以后还有大显身手的一天,到那一天才是风光显赫,光宗耀祖的开疆拓土封侯拜爵,不会再做出力不讨好的奴才。

    尚方宝剑,几份皇帝的中旨都放好,几千虎弁,自己坐在钢铁军车里,现在别说地方军阀,就是几万关宁军,或者建奴骑兵,都不怕,高启潜这小子就是看到几万关宁军和人家一比,熊样都不如,才不顾皇帝想法,有样学样一头扎进神兵卫的,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吃得都是神仙饭食,住的都是天上楼宇,看到的听到的都是这辈子梦游都梦不到的,更没有人不把他们当人看,要是哪个畜生敢挡神兵的道,老子第一个和他没完。

    从昌平,顺义,到怀柔延庆宣化,一路上各地总兵副将如临大敌,迎来送往不矣忙乎,皇帝差遣南洋伯和司礼监秉笔又是天雄军监军曹化淳前来视察,自然不敢怠慢,只是这年轻的南洋伯难得露回脸,前台都是曹公公在支应,各种孝敬少不了,还得看曹公公脸色,曹化淳是来者不拒,吩咐边关守将不可掉以轻心,严防死守,时刻提高警惕,绝不能让建奴再次踏足京畿云云,末了抓几个顶风作案的角色开刀,理由一抓一大把,什么鸡鸣狗盗,作奸犯科,贪污腐化,有令不遵等等,整顿边防吗,自然要做出个样子来,当然高阶军将一个没动,杀的几个都是低级刺头军官,什么叫杀鸡儆猴,这就是了,钱要收饭要吃,钦差的威风不能差半点,不然对不起朝廷。

    一路上走走停停,用了近一个月才到张家口,这里和大同宣府几个地方都是互市口岸,每年有几次都会允许蒙古等外族在这里交易,换取他们要的茶盐粮食等,大明要的马牛羊等,张家口归宣府镇总兵管,此时正是临阵脱逃的杨国柱镇守,他在贾庄出逃后崇祯并未怪罪,因为卢象升力保,说他至少坚持到了贾庄最后关头,能为国家保存一点实力也是情有可原的,这反映卢象升为自己低估清军,一味孤军深入遭到围攻有了反省,宣府镇旁边就是大同总兵王朴,著名的逃跑将军,由于两次大捷,皇帝心情大好,他也没有因为逃跑而被处罚,算是因祸得福。

    高师成和曹化淳先到了宣府,杨国柱知道自己有愧于卢象升,所以一见钦差纳头便拜,说对不起卢督师,有罪于朝廷,望钦差大人责罚云云,高师成和曹化淳此次的任务是对宣大一带里通建奴的奸商清洗,不在于追究责任,况且杨国柱行动上比之其它见死不救,望风披靡的总兵好很多了,就像卢象升说的,至少追随到了最后关头才在毫无希望中突围而去,表明他并非无尽忠之心,只是力量太过悬殊,最后关头有了一丝保存实力的念头,像他这种军阀,明末太多了,要是全处理了,那大明那些骄兵悍将肯定控制不住,说不定就会反戈一击,而在现代人的高师成看来,这些事都不是事,只要能顺利完成清理奸商的小目标,他杨国柱也好王朴也好,就是全反了也不怕,只要现在稳住他,让他协助就算善莫大焉。

    于是高师成和曹化淳商量了一下,让杨国柱几千官兵暂时和曹变蛟秦军换防,说是要检阅一下宣府镇官兵,当时杨国柱脸色就白了,以为朝廷真的要秋后算账,处置他,跪在地上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高师成见状,赶忙上前扶他起来,并从公文包里掏出一封卢象升的亲笔交给他,来的时候天津做了充分准备,宣大是卢象升的地盘,所以要卢象升写了一份完全服从他和曹化淳的书信给几个军阀,卢象升虽不知道高师成他们去边关的真正目的,但天然对神兵卫的信任让他毫不犹豫地写就,这次终于派上用场,杨国柱仔细看了老领导的信函,上面并无丝毫责怪他的意思,反而感谢他一直忠心追随,一颗心终于放下来,卢象升和他共事多年,性格直爽不会弯弯绕,现在又是大明炙手可热的平辽伯,没理由骗他,他没追究,那就绝对没错了,当即表示一定服从钦差大人,管束好手下,随时为钦差大人效力云云。

    随即杨国柱率领五千不到官兵开出城外,曹变蛟接手城防并戒严,高师成随手给了杨国柱一万两银子,这些都是各地孝敬的银子,此时正好用来安抚一下宣府镇官兵,要求他们这几日加紧操练,不得松懈,几日后有重要任务,杨国柱内心本就有些愧疚,见钦差大人并无处置意向,反而给了些许银子,感激涕零,立即拿出平日几倍的精力操练军队,赎罪也好,感恩朝廷也好,总之得给钦差大人留个好影响,说明他杨国柱治军不是个酒囊饭袋。

    接着曹化淳赶往大同如法炮制,让王朴率兵开出城外,由天雄军精锐暂时接管,那王朴可比杨国柱孬很多,一见钦差几乎抖成筛糠,以为要成尚方宝剑的祭品,直到见了卢象升的书信才明白自己想错了,当然他比杨国柱还要见风使舵,马上给曹化淳奉上了万两银子,规规矩矩率军退出城外操练,等着钦差大人检阅,这样整个宣大地区已经基本掌握在高师成和曹化淳手中,只等山西陕西那边准备好就可以同时动手。

    陕西巡抚孙传庭等到了由神兵卫转来的圣旨,要求他听侯神兵卫调动,来的是廷旨,但没有说具体做什么,只要他暂时听神兵卫调遣,而神兵卫唐阁老请他立即查明陕西境内所有山西八大家据点,孙传庭是聪明人,一下子才明白几天来神兵卫为何要他派人追踪探查山西商人踪迹,看来皇帝和神兵卫已经达成某种协议,欲拿这些商人开刀,他没有丝毫犹豫,在明末历史上孙传庭是个对地主豪强毫不手软的狠人,最后一次率几千精锐面对李自成百万农军时,就为了粮草补给杀了几十个一毛不拔的土豪,所以接到圣旨之后,即可派出亲信人马在西安,咸阳,延安,榆林等地秘密展开调查,其实也不用查,所有富豪的商号票号都是公开的,仗着朝中有人,地方庇护,这些土豪压根就没担心过被朝廷顾忌,所以基本没有任何防备。

    现在只剩下最主要的山西这个八大家的大本营,秦良玉已经接到钦差大人调令,要她火速赶往太原,介休等地,白杆兵当即千恩万谢告别唐胜军孙传庭,满身新装备兴高采烈开拔,至于要他们去干什么,就不需多问了,反正皇帝有安排,听从钦差大人调遣就是了。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xs.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近更新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神话之后 仙人消失之后 彼岸之主 五仙门 叩问仙道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玄鉴仙族 阵问长生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魔门败类 我在凡人科学修仙 山河志异 武圣! 盖世双谐 修仙琐录 过河卒 剑啸灵霄 志怪书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最多阅读 大夏文圣 剑来 异香 洪荒之青虚 志怪书 仙逆 不朽凡人 聊斋大圣人 冰河洗剑录 修仙从摆地摊开始 我师叔是林正英 玄鉴仙族 修真门派掌门路 武圣! 蛆蝇尸海剑 修炼9999级了老祖才100级 仙宫 逆仙 我为纣王之傲啸封神 过河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