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一百四十三章 攻打内乡(第 1/2 页)

    这边官军有条不紊调动各路人马,那边已经撤到陕西商洛一带的李自成也在准备攻城,他们的目标是商洛县城,自打荆门大撤退来到商洛山起点,八万人马难得过了一阵奢侈生活,如今来到穷乡僻壤,很多人不适应,开小差当逃兵的每天都有,所谓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说的就是人一旦习惯了安逸,再要劳心劳力就很难接受了,当兵的如此,将领也是如此,不能说怨声载道,但各种牢骚始终难以平息,李自成清楚这里面透露出来的意思,提振士气最佳的方法是什么?是杀富济贫,大块吃肉,大碗喝酒,都是穷怕了的苦哈哈,若造反十几年还是整天钻山沟,那这个造反大业无论如何都长久不了,因此他思来想去,只有把这里最近的商洛城攻下来,才能真正获得一个落脚点,大家多少有个吃饭的地方。

    商洛城比旬阳城稍微大点,由于这里是李自成老巢所在地,常年遭兵灾,城内人口不足两万,说穷困毫不为过,可现在在义军眼里那就是老母猪赛貂蝉,只要占领了这个不大的城池,多少可以有个安身之地,不要再在山沟里风餐露宿,所以诱惑力极大,而义军虽然几经周折,但还有七八万人马在,打下这样一个不起眼的城池,完全不在话下,且这里群众基础较好,百姓既通官府又通贼寇,反正谁来都一样,山高皇帝远,不管是哪路人马,都是他们的老爷,能让他们活命就行。

    一个月前商洛知县大人就已经辞官回家了,数万流寇犯境这谁能担待得起,索性挂冠回家养老算了,不走的话只能成为流寇的刀下之鬼,至于县丞主簿等人也早就打好铺盖,随时准备脚底抹油,所以这个时候根本就没有人想着守城拒敌之类的,完全就是一座不设防的小城,新任知县据说还在路上,当然谁都明白那不过是个借口,没人愿意来,摊上这个倒霉的差事,只能拖,拖到商洛被流寇占领,那他也就不用上任了,官职是诱人,可也要有那个命去做啊。

    本来孙传庭和神兵卫计划死守商洛城,决定派一员副将前往坐镇,但前方传来的消息显示,流寇还有七八万人,紧跟后面的张献忠部也有三万,别说一个副将几千人马,就是派个总兵上万人马,估计都不一定守得住这个破城池,闹得不好流寇狗急跳墙,拼命冲出陕西那就麻烦了,所以再三和皇庄几位大佬电报沟通,又试探了皇帝的口风,觉得死守这样一个造反老区,得不偿失,不如顺水推舟,放弃此地,让流寇产生错觉,以为自己找到了个落脚点,让他们在螺蛳壳里做道场,只要大的方面周围赈济到位,四周官军重重围困,外围百姓不盲从,再怎么能耐,都成不了气候,等到他们人心离散,内部不稳,再来个一锅端,彻底解除西北问题,所以敢这样安排,都是因为有神兵卫托底,皇帝默许,也是因为新军做后盾,一年来大量救灾物资安定西北,在崇祯内心看来,别说让出一个不起眼的小城池,就是半个陕西让出来,也无所谓,不就是个鸟不拉屎的地方吗,让他们折腾去,只要不威胁到大明腹地,爱咋咋地,所以明里暗里默许了老孙放弃商洛的布置,于是商洛城现在就是个弃子,根本不需要李自成伤脑筋,所有以前被他牵着鼻子走的各路官军,都在看猴戏一样看着几万流寇在那折腾呢。

    几个月前一团乱麻的西北战事,经过几个月的混战,两支最大的流寇渐渐撤离湖北,在陕西南部靠拢,人数加起来十万左右,和当初声势最大的时候近五十万人马不可同日而语,损兵折将不说,被猥琐在各大城池里旧貌换新颜的官军不断消耗,早已经没有了问鼎中原的雄心,局势渐渐明朗,说实话,除了湖北四川几场激烈的战斗,其他地方基本没有波及,接任钦差的户部给事中左懋第率领一众官员,顺着史可法一边赈济一边处理贪官污吏的路子,不停扩大救济范围,而大量推广的红薯土豆之类也被宋应星等人带到了西北干旱之地,周至又在不停消化各地流民,现在瞎子都能看出来,西北局势在一天天变好,到处是匪患的局面在改观,闹腾十几年的李自成张献忠两只最大的流寇,被围在陕西南部一个角落里,此时大明绝大多数官员都希望来个围歼,一仗解决所有问题,而现代人则认为尽量减少消耗,用经济手段潜移默化最好,既解救大多数因穷苦被逼造反的百姓,孤立少数积年老匪,分化瓦解,区别对待,还有一个原因就在于,现代人需要这些人投送到未来的澳洲美洲土地上去开发,古代中国人背井离乡故土难离的思维很重,只有这些自我感觉犯有不可饶恕罪行,觉得自己不能在大明立足的反贼才是最好的开发者,让他们有个无后顾之忧的立足之地,成家立业,这个想法早在先遣团出发之前基本就已经统一认识了,近两年来,现代人一直在给古代人灌输这种理念,象洪承畴卢象升孙传庭这样的聪明人自然明白个中道理,就连崇祯本人也觉得该如此,一来直接减少了国内动之乱根源,二来作为他的子民去开疆拓土理所当然,因此,这两年来,抓获的建奴也好流寇也好都交给了神兵卫看管,而不是象以前那样集体屠杀,古代叫罚做苦役,现代人的叫法是强制劳动。

    被俘罚做苦役的人数现在大概有近十万人,绝大多数都在开山填海,其中有几个都是比较有名的,建奴贝勒岳洛弘,汉奸宁完我,张献忠义子刘文秀,李闯部将李过张能谢军友等几十个,刘文秀李过等几个可造之才在军营训练,其余的基本都是苦力,鉴于李闯和张献忠已经不成气候,外围官军喊打喊杀,唐胜军韩冰当着孙传庭的面喊来了刘文秀李过谢军友几人,这几个人都是经过几个月脱胎换骨式的训练,从原来桀骜不驯,宁可砍头也不肯投降,到现在心服口服,已然和原来判若两人,都是智商超群的,被超过自己几百年的科技所震撼,被一视同仁的平等理念所折服,看到听到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

    都比自己梦中理想世界美好,当然没有理由不接受,况且这些神兵从来没有另眼相待,反而不顾大明官员的反对,执意让他们进新军训练,并为他们扩大了认知,看到了更广阔的天地,所以唐胜军等人将西北局势略微介绍之后,他们几个就明白了神兵首领叫他们来是要做什么,闯王和西王被困在陕西南部,神兵卫不想太多杀戮,需要他们写信去劝说,能把两个造反专家说动投降那是最好,不行的话,只要绝大多数义军兄弟愿意归顺,神兵卫担保不会有杀降,会把他们送去大员澳洲美洲等地,提供农具种子等等,在那里安家落户,不用担心秋后算账,这样的安排对于义军兄弟来说再好不过,刘文秀李过几个人听罢唐胜军的建议,思量了一下,提出了几个要求,一必须保证张献忠李自成和手下将领不被朝廷诛杀,二可能的话,老营兄弟不被打散,要在一起接受训练,一起去海外,三得让崇祯皇帝下旨宽恕所有义军,并酌情补充给养。

    这几个条件提出来,孙传庭唐胜军想了想,摇摇头,崇祯下旨宽恕所有流寇罪行,没有这个可能了,尤其是新军即将练成的情况下,整个朝廷上下都不会同意,李自成还有可能保下来,张献忠是绝对没有希望的,掘了老朱家祖坟,反反复复,降又复叛,光因为他就死了好几个高官,罢了无数地方官,他若不死,孙传庭说天理不容,至于手下将领倒是有很大希望被宽恕,李自成吗,就看他能不能识时务,若是执迷不悟,也不要怪朝廷心狠手辣,因此上述三个条件一个也不会答应,末了,孙传庭想出了一个折中办法,说李自成若是诚心归降,可以让他带五千原手下,跟随神兵卫去澳洲或美洲开疆拓土,但必须改名换姓,也就是找一个替死鬼为他挨刀,从此世上再没有李自成李弘基这个人,若是不行,那就只有战场相见了,给刘文秀等人三天时间考虑,若是不愿意写信劝降,也不勉强。

    刘文秀李过几个人思考了一下,局势摆在那,说不需要三天,现在就可以写,他们写信去是拯救绝大部分兄弟的性命,并非为了个人,那么多追随多年的老兄弟,要是全死在陕西那个狭小地带,真的于心不忍,自己不算什么,千万条性命才是大事,于是当场写下了劝降信,交给孙传庭,并要求让自己单身前往劝降,被唐胜军制止了,唐胜军等以为此时李自成张献忠性情不比往日,若是以身犯险,凶多吉少,好不容易改造了几个有用之才,不想让他们不明不白死在黎明前,若有进一步需要,他们会酌情考虑的。

    此时李自成正在谋划攻占商洛城,计划是高一功和几百老营将士乔装打扮,先期混进城内,半夜放火,乘乱打开城门,迎接闯王入城,这都是义军驾轻就熟的套路,所以根本不需要多少准备,商洛城虽然已经知道数万流寇进入山中,奈何此地是老造反地区,贼寇多如牛毛,城里城外白天看都是百姓,晚上很可能都是贼寇,所以防范只是表面上的,看起来白天只有一个时辰开城门,其实守城官军基本都通匪,所以高一功和几百弟兄收买守城门官军易如反掌,很快就进入城内,到得半夜时分,几百义军分头行动,各处防火,并迅速控制城门,城内官军能逃得都逃了,不能逃的被义军一网打尽,几乎兵不血刃就拿下了县城,几个不愿投降的官员被李自成直接砍了,本来李自成还准备做一场开仓放赈,救济百姓的戏,只是当义军打开各处官仓才发现,钱财粮食都不够义军兄弟分的,也就只能作罢,接着命令搜刮地主豪强,一时间城内鸡飞狗跳,没来得及逃跑的有钱人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才从贫雇农手中夺来的资财全都落在义军手里,自己还要人头落地,天下守财奴最可悲的下场就这样了,义军一年来连吃败仗,所有的气都撒在这些剥削阶级身上,李自成放任不管,刘宗敏更是嫉恶如仇,整个商洛城十几天,等于鬼子进村,被烧杀抢劫一空。

    -->>(第 1/2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神话之后 仙人消失之后 彼岸之主 五仙门 叩问仙道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玄鉴仙族 阵问长生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魔门败类 我在凡人科学修仙 山河志异 武圣! 盖世双谐 修仙琐录 过河卒 剑啸灵霄 志怪书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最多阅读 大夏文圣 异香 剑来 洪荒之青虚 志怪书 仙逆 冰河洗剑录 不朽凡人 修炼9999级了老祖才100级 武圣! 聊斋大圣人 玄鉴仙族 我为纣王之傲啸封神 修仙从摆地摊开始 我师叔是林正英 修真门派掌门路 蛆蝇尸海剑 过河卒 洪荒之截教仙童 剑啸灵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