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九十六章 终于闹事了(第 1/ 页)

    为明末明星赎身的事,成了街头巷尾的谈资,传说谣言四起,也惹得众多官员打起了女人的主意,两京十三省藩王勋贵争相上折子,说是家里女儿大了,听说神兵卫都是大明股肱,朝廷柱石,希望皇上能给她们指婚云云,反正这几天来外边来的折子基本都是这样的,反倒把襄阳失陷,藩王被杀的消息给盖住了,本来崇祯满肚子愤怒,被这些鸳鸯戏水的事一冲击,心情好了很多,眼下正指望着神兵卫出工出力,平定内乱,正好各地藩王勋贵急着送美女,加上自己宫里近两千宫女,一股脑全赏赐下去吧,这样做好处可太多了,本来宫里就要遣散一批,让她们直接流落民间自然有辱皇家脸面,现在两位内当家出了好主意,打包交给神兵卫,即笼络了外来人,又给这些宫女找到了好归宿,一字两面当,神来之笔啊。

    王承恩亲自跑了趟皇庄,找到陆文夫高师成他们,当起了拉皮之条的媒人,说皇上体验神兵卫诸位幸苦,朝廷暂时缺少钱粮,不能从优赏赐,张皇后和周皇后特意挑选了两千多绝色勋贵女眷和宫女,效劳各位,还请各位体谅皇上皇后美意,万勿推迟云云。南京为秦淮八艳赎身的效应真是立竿见影,如此多美女自动送上门来,大喜啊,原先陆文夫高师成从皇宫带回来两个绝色美女,引起了先遣团全体的轰动,后来孔丘又拐带了陈圆圆这个大美女回来,更是让先遣团一千多光棍的骚动,羡慕嫉妒恨,说啥的都有,反正你们当官的都有美女陪伴,无论如何也要解决基层的困境不是,虽然已经有几十个民间女子和有些战士在偷偷摸摸,可那真是个例,主要是民间女子有漂亮的,可惜普遍没有文化,缺少共同语言,很难檫出火花,所以几千人的个人问题加上几个部门缺少人手,一直都是管委会的心病,今天喜从天降,崇祯难得奢侈了一回,竟然送来了两千多美女,这下子很多事情迎刃而解,再也不用对着一大群饥火难耐的幽怨眼神了,陆文夫一听王承恩说起,立即电报联系秦岭基地,那头韩冰唐胜军他们咽着口水,不停地说好好好,两千多知书达理的美女,稀缺物资啊,你们发了可不能独吞,先遣团拢共不过一千多人马,要不了那么多,这样吧,秦岭这边民政医疗也有很大缺口,无论如何送些过来,没有一半至少也得给几百,听清楚了没有,好事也不能全占了不是?我们也不会白要,好多车辆经过维修,已经可以使用了,我们送些你们,别忘了给小皇帝他们送几辆,也表示一下我们的诚意,以后再有美女,直接五五分成你们看怎样?还有别忘了告诉皇帝,美女有多少要多少,钱不是问题。

    一顿骚操作,把所有穿越者的积极性调动了起来,原来很多人不愿意出绿区,现在争着出来为中华民族崛起而奋斗,归根到底都是几百万两银子给秦淮八艳赎身起的效果,大大缓解了两个基地的压力,绝对是正能量,连很多古代人都觉得这些怪人像打了鸡血一样,比以前更拼命,无论是教学,操练还是建设,都跟拼命三郎一样,客观上加快了古人跟随进步的速度。

    一辆七系宝马被送给了崇祯皇帝,几辆五系宝马送给了张皇后周皇后袁贵妃她们,十几个小太监已经在皇庄整整学开车几个月了,基本掌握了开车技巧,驾驶员肯定早准备好了,皇庄和北京之间的道路即将竣工,虽然耗去了很多资源,但所有人认为值,这是最直观给古人上课的样板,古人一辈子不出村的多了去,现在有了条比官道宽广,平整坚实的水泥马路,绝对能让更多人体验到现代交通的快捷,从皇庄到天津的道路也在规划中,主要是看水泥厂的产量提升,大部分肯定会用于港口和租界的建设,匀出一部分建设交通也是需要的。

    王承恩参观了皇庄屋舍,顺道代皇帝慰问了在这里学习的太子殿下和一众勋贵子弟,又参观了各种传说中现代装备,他是第一次近距离看到,卢象升他们说得没错,无论大明还是建奴,根本不是对手,曹化淳高企潜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一直躲在神兵卫,绝对眼光独到,看了这些神挡杀神佛挡杀佛精钢所铸大杀器,换他也不想出去了,外面什么世道除了皇帝不清楚,底下谁不清楚?那就是人吃人的存在,估计只有在这里才有机会安稳的睡上一觉,心中那份感慨,不是言语可以表达的,看了神兵卫总算明白这大明今后再也不怕任何内忧外患,不必再提心吊胆过日子,现在别说流寇占了襄阳,就是占了北京,凭这里的无敌杀器,片刻就能碾平北京城!

    高师成和王晨恩一起回的北京,十几个太监驾驶着几辆钢铁神车,直接开进了紫禁城,把守门的太监和锦衣卫唬得半响回不过神来。崇祯很高兴,左拍拍右摸摸,看着几辆威武的神车,嘴都合不拢,甚至忽略了王承恩带回来的三百万两银子,这些银子是为了感谢皇帝送来几千美女的小意思,崇祯挥了挥手,一半归户部,一半归自己,就这样,别挡着朕坐神车就行,一连几天,皇帝把襄阳失守的所有烦恼抛到了九霄云外,天天就让小太监开着神车在紫禁城里转悠,还带着皇后贵妃一起欢声笑语,连大起上朝都给耽误了。

    朝中文武第二次不见皇帝上朝,前次是召见神兵卫首领,这次据说是在琢磨格物致知,向来勤政的皇帝利令智昏,玩物丧志,这样下去怎么得了?十几个清流连续上折,指出皇帝违背祖训,有负天下臣民,隐约还提到前朝天启皇帝做木工耽误朝政的事,望皇帝赶快悬崖勒马,襄阳被占,战事紧迫,万不可被奸人蛊惑云云,拜托内阁递进去,内阁薛国观累的跟牛一样,现在就他一人,其余都在外面,这种奏折皇帝看不看无关紧要,重要的是得赶紧找几个帮手来处理各地公文,否则他这个首辅真要累趴下了。

    果然皇帝只看了两份奏折就把一摞全撂桌上了,连藩王被戮都是昨日黄花了,激不起半点风浪,全然没有愤怒,有的只是不耐烦,朕不是已经下旨让洪承畴去了吗,你们有能耐你们去剿寇去啊,还有户部这阵子不是有钱吗,没发的赶紧发下去,别大小事都要朕来做,天天这档狗屁倒灶的,还让不让朕有个宽心的时候?难得后宫其乐融融,不就襄阳一个城池吗,神兵卫说过,只要耐心等待一段时间,等新军练成,什么流寇建奴,土鸡瓦狗尔!

    薛国观很无奈,又很受宠若惊,现在坐在神车里扎扎实实过了一把风驰电掣的感觉,差点一泡尿没憋住尿裤裆里,出来时两腿直打哆嗦,笑得皇帝前仰后合,两千多美女换来的神物能不神奇吗?别说皇帝皇后认为值,就是他这个老头都觉得此生白活了,什么轿子,骏马,能跟这个比吗?真真的仙家法宝,至于百官怨愤,随他去吧,诸佛坐骑坐过没有?老夫坐过,还是皇帝恩赏坐的。

    崇祯和高师成两个连襟促膝谈心,终于问起了襄阳失守,今后该怎么办?高师成说襄阳失守主要是各地方官员警惕性不高,缺乏战备意识所致,可严旨要求各地做好防范,现在不比以前没钱没粮,地方大都有些积蓄,可以招募一些良家子弟做好训练,一旦有警即可集结防御,对于阳奉阴违者无需手软,该罢就罢,另外据他们推测来看,此次流寇所以攻占襄阳,是因为西北赈灾初见成效,流寇被坚壁清野搞得寸步难行,生存困难,故有意突破,方向可能是往南,那些地方防御松弛,战备不如北方,又未经过战乱,比较富庶,容易筹集钱粮,担心的是湖北一带左良玉尾大不掉,军纪败坏,已成军阀,不堪大任,可暂时动他不得,当下旨让他固守各地城池,不要浪战,若在失陷几个小县,陛下也不用太担心,只要保住武汉不失就是最大功劳,既然陛下已经下旨让洪大人领兵出征,不妨就让他驻守武汉,相机行动就可以,万不可受朝廷不懂军事的文官蛊惑,轻易冒进,流寇善于围点打援,预设埋伏,官军虽比以前精悍,但小股军队面对全力包围的流寇,还是力有不逮,一旦再有全军覆没的事情,就很难控制住流寇南侵,到时江南被搞得一团乱麻,不好收拾,现在唯一需要的就是时间,只要拖住流寇一年半载,等新军练成,一切就不再是心腹大患了。

    一席话,清清楚楚,比那些只知道空谈的文官高远深刻多了,本来内心忧虑的阴霾顷刻瓦解,崇祯真是觉得自己和神兵卫相见恨晚,要是早几年来大明,他也不至于白发丛生,寝食不安,如今拨云见日,一种从未有过的清晰战略呈现在眼前,自己只要按耐住冲动,按部就班,争取到宝贵的时间,中兴大明即唾手可得,至于朝廷议论,那当然束之高阁,就象高卿家所言,文官根本不懂军事安能插手军国大事哉?权当乱风过耳可也,万不可当真,看来朝廷得明确文武分开,或者重开五军都督府?或者再设立一个专门处理军国大事的机构?一种自然革新的念头开始在皇帝脑中形成,这也是几次和神兵交谈后的朦胧感觉。

    还有一个念头皇帝没明说,神兵卫送来神车,听说京师到皇庄的官道拓宽修正一新,他想乘车出去看看,百闻不如一见,不光是他有这个念头,几个嫔妃也有出去走走的意思,虽然不敢说出来,但他清楚知道外面传说精彩,总惹得自己后宫眼放精光,得找个机会出去见识一番,当然不会那么明目张胆,那些御史朝臣的眼睛都盯着呢,万一被他们盯上,一定又是沸反盈天,所以崇祯在等待时机,等待一个大家都无话可说的机会。

    南京城里神兵卫买下的几个地方早就开始营业,现代米面,各种精盐等稀罕物件出售,并不断收购生丝茶叶等物,南京六部还罩着,无形中冲击了市场,江南本就是个盐商米商布商云集,把持财路的地方,突然杀出个神兵卫来,财大气粗不说,都是这辈子都没见过的好货,价格不贵,引得诸多富户争相购买,车载斗量的,开始以为不过是开张图个亏本赚吆喝,哪知道几十天下来,不但量没见少,反而越出越多,好多富商都感到自己生意锐减,连往日等茶叶生丝上门的商人现在也是门可罗雀,不对头啊,再这样下去,恐怕生计都有困难啊,先是几个富商互相哀叹,接着更多的商户暗中联络,再接着神兵卫把秦淮河几十个美貌头牌全抢了去,连找个心灵安慰的地方都找不着了,怒火被点燃,几十个有头有脸的富商一碰头,觉得不能就这样束手就擒,得撺掇闹事,从哪里入手呢?大明智商最高的不是那些自命清高的官员,而是这些把持着大明财源命脉的无良奸商,他们一合计,只有挑唆书生闹事,把外来人赶走,自己才有活路,于是几个奸商出重金收买几个书生到处造谣生事,东林本来就和江南商人脱不了干系,这次神兵卫把秦淮河美女一网打尽,也引起了广大书生的愤怒,尤其是那些浪荡公子哥,更是莫名的烦躁,所以几个人稍微挑唆,立即引起了大家共鸣,觉得他们既然以天下为己任,就不该坐视不管,得去官府要个说法,这边各路商户配合也都开始罢之市,给书生闹事创造条件,所谓师出有名,为民请命就自然形成了。

    中秋刚过几天,百多个书生就开始集会,到皇城及六部衙门要说法,说朝廷软弱任由外人胁迫,朗朗乾坤竟逼得百姓没活路,要求官府清除邪魅,不使妖魔横行云云,同时满城商户陆陆续续关门罢之市,遥相呼应,一时间山雨欲摧,满城阴云笼罩,对于南京留守官员来说,没有比这些富商书生闹事更大的事了,一旦处理不好,恐怕脑袋都保不住,兵部尚书仇维侦,吏部尚书谢升,留守太监韩赞周等等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这事大发了,如何收场?原先还指望着从几个神兵卫商铺搞点好处,贴补一下各衙门,现在好了,罢行罢之市,这要是闹到沸反盈天,乌纱落地事小,怕是人头都难保啊,东林党曹溶幸灾乐祸,好!闹得好,就是要给这群外来者一个下马威,看你们怎么收拾?自己再联络几个同僚,打着为朝廷着想的旗号,慰问闹事的书生和各家富商,暗中则支持他们加把劲,大火被点燃,就让它熊熊燃烧吧。

    钦差行辕好多官员已经在等了,都在交头接耳一轮这次学之潮,后面洪承畴和神兵卫几个却是悠哉游哉,洪承畴刚开始也有些猝不及防,心想坏事了,皇帝一定会怪罪他,哪知道神兵卫一分析,说后面有人搞鬼,最大的可能是那些利益受损的盐商地主什么的,学生只是被利用而已,他们神兵卫根本不怕,只要最广大百姓得到实惠有活路,牺牲几个剥削阶级无所谓,关键是北京皇帝要沉住气,所以立即打电报给天津方面,让他们再给皇帝上上课,千万不要冲动行事,有他们在,天塌不下来。这样一来洪承畴算是稍稍放下心来,皇帝多半会听神兵卫的,只要上面稳住,下面再怎么折腾都无济于事,于是他慢条斯理走进大帐,看见众人嘀嘀咕咕的,轻轻咳嗽了一声,众人立马静下音来,洪承畴扫视大家一眼,说道“洪某已然接到圣旨,流寇攻陷襄阳,中原危险,这几日就要开拔前往湖北,这江南赈灾事宜就要仰仗各位鼎力相助,勿使江南不再有冻饿而死的百姓,不知诸位能否办到啊?”南京六部官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心说你个老狐狸,拍拍屁股走人了,现在这副烂摊子叫我们如何收拾?都不说话,吏部尚书谢升憋不住了,先开了一炮,说赈灾事宜自然会妥善安排,可如今外面火烧眉毛,你作为钦差大人代表皇上安民,神兵卫这些外来人开了几个店铺,冲击市场,又强买了众多美女,导致书生闹事,商户罢之市,该叫我等如何应对?皇上要是怪罪下来,怕钦差大人也担待不起吧。

    洪承畴没理会,喝了口茶清了清嗓子,笑盈盈说道“几个学生闹事,几个无量商户罢之市,没影响到百姓起居啊,粮食油盐不够不是有神兵卫铺子在顶着吗,自然不会出大事,你们官府看紧些,不要让地痞流氓闹事就可以,皇上明见万里,无需担心”

    “洪大人说的轻巧,自古书生闹事都是大事,不说诸多官员受牵连,怕是朝廷都要地动山摇,再加商户罢之市,钦差大人受皇命剿寇,留下我等被千夫所指,被朝廷责罚,怕是说不过去吧”御史曹溶怕洪承畴真的走了,忙站出来给大家出头,轻松获得了大家赞许,是啊,你拍屁股走人了,留下这个烂摊子让我们背锅,没门啊,洪承畴心里不慌,问道“这些书生有何事上达,你们可有劝诫?”一名礼部官员随即掏出一张纸递上来,说已经和学政一起去劝过了,那帮学子就是不肯散去,洪承畴初略扫了一眼,只见纸上面都是什么广开言路,驱除邪魔外道,内惩国贼,改组内阁,整顿朝纲,收回天津,释放被掳妇女,统一管理粮盐茶,外加收复辽东,还我朗朗乾坤等等,反正该有的都有,洋洋洒洒千余言,估计又是哪个大家的杰作,一旁的礼部尚书黄锦见洪承畴在那踌躇,想到自己好不容易来南京养老,别搞个惨淡收场,说道“老夫也去劝过了,这帮学子铁了心要驱除外人,诸位官员都可以见证,实在没法子才来找彦演你的,彦演身负皇命,自然比我等有份量的多,望早作定夺”接着户部,工部等官员七嘴八舌也都出来说,不是他们没出力,而是这些学生和商户不理会,一定要朝廷给个说法,洪承畴挥了挥手,说知道了,昨日就和神兵卫几位大人商量过此事,他们说要去现场看看,不如你们先去安排一下,某和孔大人毛大人等即刻就到,十几名南京官员听说洪承畴和神兵大人都要直接去面对那帮闹事学子,当然欢迎,由钦差大人出场,那就不干自己什么事了,两清,赶紧打马回去安排吧,别愣在这了。

    除了几个值班的,周原处长孔丘营长毛海峰副处长带着十多个现代人,连带洪承畴杜勋坐着两辆装甲车,后面还跟着几百护卫,浩浩荡荡直奔皇城洪武门前,只见前面已经被大量看热闹的百姓堵得水泄不通,前面气喘吁吁的官员正在驱赶,总算让出一条道来,两辆装甲车巨大的身躯,把两旁百姓吓得六神无主,跪拜的,往后退的,呆楞住的都有,不过神兵卫可不管这些,司空见惯,一行直奔洪武门,皇城根前百余名南京官员已经在那指指点点,看着眼前一百多书生在那聚集议论,看见大量人马过来,又都往后缩了缩,显露出对未知事物的惊惧,装甲车停在了正阳门,先下来的是一身绯袍的洪承畴,接着是杜勋,然后是十几个个短衣短裤的现代人,人人手里还那这个小马甲凳,他们其实就是来看热闹的,现代这种聚众闹事的现象太少了,如今忽然有了直面观察的机会u,谁都不愿意放过,所以每个人都曾准备好了,有几个还带着望远镜,就是来看看古人怎么闹事的,装甲车卸下几十个人后立马回转,他们还有任务。

    几百跟随而来的护卫呼啦一下散开,团团围住了百余书生,并迅速将书生和看热闹的百姓分开,搞得几个胆小的书生当场浑身颤抖,以为这些当兵的要大开杀戒呢,其它的也面如土色,只有混在其中的几个刺头面不改色,还在那鼓动,说那些当兵的不敢把他们怎么样,他们是士大夫阶层,一群粗鄙武夫只有给他们磕头的份云云,完全不把兵士放在眼里,只是一个劲在叫嚣,看见洪承畴他们下来,叫的更起劲了,一副准备清君侧唯恐天下不乱的摸样。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xs.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最近更新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神话之后 仙人消失之后 彼岸之主 五仙门 叩问仙道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玄鉴仙族 阵问长生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魔门败类 我在凡人科学修仙 山河志异 武圣! 盖世双谐 修仙琐录 过河卒 剑啸灵霄 志怪书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最多阅读 大夏文圣 剑来 异香 洪荒之青虚 志怪书 仙逆 不朽凡人 聊斋大圣人 冰河洗剑录 修仙从摆地摊开始 我师叔是林正英 玄鉴仙族 修真门派掌门路 武圣! 蛆蝇尸海剑 修炼9999级了老祖才100级 仙宫 逆仙 我为纣王之傲啸封神 过河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