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四十二章 更大的惊喜(第 1/2 页)

    皇帝为先遣团要人的事伤脑经,为西北的饥荒忧虑,为东北的建奴担心,若是有天下无敌的神兵靠近京畿就近襄助,那大明江山永固就不是空话了,可谓一举三得,一众多官员调来就在皇城根下,可以随时监督随时听宣,二真的产出了高产粮米,则大明饥荒立解,流寇不攻自破,三新军操练时时掌握在皇帝手中,大权不会旁落。

    所以张皇后提出来把皇庄交给神兵,开始是惊讶,接着在王承恩的点拨下,崇祯一下子豁然开朗,自己几天来的烦恼被张皇后的神来之笔给破了,还担心什么呢?就地编练新军,掌握在自己手里,所有调来的官员随时可以陛见,一举一动都在东厂锦衣卫的监督之下,完全不用担心在天津山高皇帝远,闹出什么动静,即使是废唐王来了,只要看管严实,也逃不脱自己的掌心,另外带来的希冀是,皇庄近在眼前,自己要去看看可以随时就去,天天对着一帮长胡子老朽,早就腻了,崇祯也是年轻人,对各种神奇也是有莫大的兴趣的,早早把神兵利器自己掌握,那大明中兴就在眼前了。

    于是崇祯眉头舒展,心事消减,马上命内阁草就圣旨,要刘宇亮曹化淳再加上杨嗣昌高起潜赶快和神兵协议,至于皇庄每年的租金吗,不少于租借塘沽的价钱就可以,这已经是历年皇庄上交的两倍还多了。

    三个女军医的皇宫之行带来了意外之喜,直接帮助了明我双方谈判的顺利进行,当然现在她们三个还在皇宫为众多宫女贵妃太监诊治“疑难杂症”,髙师成带回来的消息振奋人心,连大明的几个高官太监也都一块石头落了地,贤后啊,不愧是天启皇后,每到关键时刻总能一锤定音,愧杀许多七尺男儿,当今皇上要是有张皇后的度量,也不至于搞到如此混乱不堪的局面,若不是武则天吕后殷鉴不远,真的~~~~~。

    谈判在天津刚修葺的府台衙门顺利进行,大意是,规定神兵作为后世外来者可以租借大明天津东面塘沽一带两百多平方公里的地方暂住,取名为大明特区,租期为二十年,租银每年十万两,在特区范围内大明指派官员监督,但不能干涉各项政务,所有事务皆由神兵自我管治,而神兵出了这个地界有触犯大明律令者,得交由神兵审理,大明官员可旁听,这一条是穿越者特意加进去的,也是欺大明这些腐朽不懂治外法权故意写进去的。

    神兵负责为大明编练不少于十万的新军,时间暂定为五年,武器装备日常开销皆由神兵负责,新军各级构成皆有神兵负责,而成军之后高级指挥官由神兵提名,大明皇帝批准。大明负责将各地流民解送特区,每解送一名流民无论大小,神兵付银一两,所有解送来之流民必须接受特区管辖,特区外围则有大明官府负责日常检查清理,并允许冠军驻扎加强保卫,任何人等未经大明官府同意不得擅闯特区,违者特区有权自行拘拿。

    大明允许神兵在京城,天津西安和南直隶设立商务机构,允许经销神兵所有货物,大明派官员监督,所有商务盈利及开销以三七分成,这一条是秘密条款,其实是和皇帝秘密分成,不能公开,否则要引起轩然大波。

    大明将三万亩皇庄交由神兵管理,租银每年十万两,暂租五年,所有原任人员皆保留,但必须服从神兵调配,皇庄内事务皆按特区例办,皇庄外围则由大明东厂锦衣卫和京营管辖,任何人不得神兵允许皆不可擅闯。

    这些初略的条款报到崇祯案头,崇祯仔细斟酌了半天,觉得还有什么遗漏了,他内心是想和这些后世神兵常来常往,可这些条款上来感觉把神兵完全隔离了起来,里面的人出不来,外面的人进不去的样子,这自己以后怎么进出呢,他悄悄地传来卢象升骆养性吴伟业杜勋等人,让他们想办法,开始卢象升觉得加进去凭皇帝圣旨可以自由进出,崇祯觉得繁琐,骆养性觉得凭官府印信进出,还是麻烦,还是一旁的王承恩老到,觉得不如将他们封官,那就是半个大明体制内的了,以后无论是皇帝还是官员都可以进出,崇祯觉得行,可那么多人封下来的官岂不是要满天飞?杜勋觉得可以封几个首领,其他的可以用另外名义框在大明体制内,崇祯感到可行,可用什么另外的名义呢?

    卢象升等人认真思索了片刻,觉得不如将这些神兵全体编为一个卫,只要他们能接受,自然就成为大明永远的屏障,这样大明和神兵就是不分你我的一体,朝廷上下也可有个交代,也不用怕那些御史什么的嚼舌头,崇祯觉得对啊,本来就有天津卫,只是被打没了,若再许个天津卫的话,怕那些朝廷腐朽不能接受,听起来好像天津都该是这些神兵的,那到底搞个什么名堂呢?王承恩灵机一动,说既然大家都认为他们是神兵,不如就叫神兵卫吧,估计官员能接受,老百姓也认可,崇祯和诸位一听,行啊,大明有锦衣卫,为什么不能再单列一个神兵卫?崇祯拍了拍王承恩的肩膀,潜邸的老人,最懂得朕的心思。

    崇祯当即圣旨下去,让刘宇亮他们和神兵商量,是否可接受朝廷册封单独成为一个卫所?快马也就一天来去,回来的消息是神兵可以接受虚职,但不接受实职,也不领俸禄,另外刘宇亮奏折中再次提到神兵怕是不会跪拜云云。不过这些都是预料之中的,崇祯心情大好,这表明神兵承认他这个皇帝,真愿意为朕打天下,于是接下来崇祯就开始掏心掏肺了。

    册封外来后世全体为神兵卫,鉴于屡败建奴,有大功于明,特旨加封神兵卫陈伟峰为美洲伯,陆文夫为澳洲伯,范小武为东洋伯,高师成为南洋伯,其它如孔丘汪大元金子荣等人都赐提督衔,所有神兵卫人员皆特旨终身见官不拜,面圣不跪。

    加上见官不拜,面圣不跪其实是周皇后和张皇后啰嗦的结果,皇帝整日为虚礼烦恼,她们也不开心,人家后世神兵不是大明臣子,既要人家来见,不如大度些,全体免了不就结了?也免得几个皇子整日吵着要去见识见识,至于朝廷非议,谁有本事平定辽东谁来啊,一来二回,崇祯记在了心里,然后借大家讨论的档口塞进了自己的私货。

    当几位阁老叫进来草拟圣旨的时候,都被崇祯的大手笔给震惊了,一下子封出去四个伯爵,几十个高衔,虽然都是虚职,可满朝多少人穷经白首不可得,这批外来人凭着奇技淫巧,三下两下就获得了帝国破天荒的殊荣,还见官不拜,面圣可以不跪,要不要这样折磨人?我们都摸到棺材板了,别把我们的小心脏给炸了,程国祥蔡国用两个阁老本来就已抱定乘好就退的心理,如今一看皇帝的决定,当即就不干了,磕头都磕出血来了,这事皇上您找别人干吧,我们只想告老还乡,别再给我们出难题了,按道理皇帝该几次挽留,实在留不住才能放他们归隐。

    崇祯这人有个脾气,一旦信任一个人就会掏心掏肺,无论阻力多大,都会盲目的信任,如今需要坦诚相对的是一批人,而且真是大明的救星,所以两个阁老无论怎么劝阻,皇帝都是铁了心的,当即让他们回家养老,薛国观范复粹见事已难挽回,多年的伺君经验告诉自己,这个时候是不能违逆的,否则丢官事小,倾家荡产都有可能,于是两个阁老拿起吴伟业一手漂亮的馆阁体,抖抖索索地盖上了内阁的印章,从这时起,外来人就是大明的神兵卫,成了一群前所未有的特权勋贵。

    -->>(第 1/2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神话之后 仙人消失之后 彼岸之主 五仙门 叩问仙道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玄鉴仙族 阵问长生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魔门败类 我在凡人科学修仙 山河志异 武圣! 盖世双谐 修仙琐录 过河卒 剑啸灵霄 志怪书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最多阅读 大夏文圣 剑来 异香 洪荒之青虚 仙逆 志怪书 不朽凡人 冰河洗剑录 聊斋大圣人 我师叔是林正英 武圣! 修仙从摆地摊开始 修真门派掌门路 修炼9999级了老祖才100级 玄鉴仙族 我为纣王之傲啸封神 蛆蝇尸海剑 过河卒 仙宫 剑啸灵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