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二十八章 钱,钱啊(第 1/2 页)

    想通了这一节,曹化淳不仅暗骂自己愚蠢,放着身边最大的利益不顾,忙着捞什么稀罕物件呢?先遣团的几位将军说了,要编练几万新军,他高启潜半吊子都可以监军,我曹化淳难道就不能成为新军的武将?伴君如伴虎,不知道的以为皇帝身边好处多多,谁知道我曹化淳每日是提心吊胆度日如年,尤其是摊到崇祯这样倒霉催的皇帝,霉到透顶的皇帝,每天就吊着个哭丧脸,稍有不甚就可能被杖杀,如今好不容易出来一趟,又碰上这千载难逢的机会,我还回去干嘛?回去整天面对崇祯那张阴晴不定的脸很好过吗?不行,我就是赖也要赖在这儿,不回去了,等新军练成,老子谁的脸色也不用看了。

    想到这儿,曹化淳一副茅塞顿开的样子,手舞足蹈起来,旁边的卢象升杨廷麟张之极都吃了一惊,这司礼监秉笔太监怎么啦?不会真喝醉了吧,曹化淳一看周围马上脸红脖子粗,“冒失了,冒失了,刚公爷说的话,咱家也是这么想的,新军练成必然得掌握在皇上手中,英国公老成谋国,老成谋国啊,咱家和督师在这里保证,只要这天降之人真心为大明编练新军,我和督师和公爷就一定要在里面,若京营无份,我等绝不让他们得逞,死也要为皇上挣下新军这副担子,你看怎么样公爷?”张之极瞧着曹化淳信誓旦旦,一旁卢象升杨廷麟不停附和,他明白了,老子这点小心思被你这个阉货打蛇顺竿爬了,什么你和卢象升和我一起?明摆着这阉货也想插一杠子,也想在新军占个位置,都不是省油的灯,看来这奴才是真不想回去了,行啊,只要你能吃得了军旅的苦,到时候不掉链子,就算你祖坟冒青烟了,我张之极是打定主意了,即使扔掉京营这份祖传家当也要在新军站稳脚跟,不说几万,只要几千几百也比那些京营老爷兵强百倍,就这么滴了,只要你们几个说通天降神兵,老子就能舍命陪君子,大不了被崇祯臭骂一顿,老子就往天津一跑,皇帝又能奈我何?

    一顿酒席,把几个人都给点醒了,开疆拓土保家卫国,依仗什么?当然是眼前天下无敌的军队啊,装备由先遣团提供,吃喝全负担,人员由流民精选,两三年功夫,什么关宁军,什么建奴,什么流寇,统统都是土鸡瓦狗耳。至于朝廷非议,那算什么?有种来战啊,没看见凶狂十多年的建奴铁骑转瞬被灭?大明军队?那就拉倒吧,估计还没接战就四散逃命了。

    一顿酒席,一片光明,几个人喝罢酒宴,立马分头行动,卢象升杨廷麟去找先遣团几位将军表决心,顺便把张之极的想法也是大家的想法说一说,得让先遣团保证他们几个有位置,曹化淳赶紧回营收罗奇珍异宝打包,准备让张之极带回京,张之极则收拾行装挑选人马准备进京面圣,人人心照不宣,商量好了,这先遣团提供得百多人的名单暂时由他们几个保管,等崇祯什么时候气顺了再报上去也不迟,先得给自己找个位置坐吧,总不能让很多连人都没见过的占了位置吧。

    天雄军这边是愁云散尽,喜气洋洋,远在德州的高起潜和杨嗣昌则是满面愁苦,三番四次上表说建奴会假德州入寇山东,等了几天却等来了朝廷邸报,说卢象升的天雄军在贾庄大败建奴,阵斩上万,天雄军多少人?满打满算两万余人,能自保就不错了,还阵斩上万鞑子?建奴都是泥捏的?都伸长了脖子被你砍?就是上万头猪你也得砍上几天吧,邸报上说不到一个时辰,不会是杀良冒功吧?关宁军的几位总兵祖宽,李重镇等人看了也都哈哈大笑,建奴和他们关宁军打老了仗,明军十个能抵一个建奴就算赚了,满人不满万,满万不可敌,不是空穴来风,那是多年对抗的经验,如今突然杀出个程咬金用一两万人马斩杀了上万鞑子,谁信呐?

    杨嗣昌倒是有几分信,不过就三分信,虽然前一阵子两人有过分歧,但卢象升的为人他还是敬佩的,这里谁都会杀良冒功,唯独一心求死的卢建斗不会,天雄军什么样他是知道的,装备武器都不如关宁军,两万农夫硬扛五六万建奴,还大胜,无论如何有水分,而且这水分也太大了,难道朝廷没看出来?发出如此大捷的邸报岂不是要贻笑天下?兵部和内阁都在吃干饭?若真有如此辉煌的战果,不会只恢复卢象升的尚书职衔,封侯都不为过,可邸报上没有更多的封赏,那说明大捷有假。

    他没有把邸报当回事,以为事后肯定会真相大白,哪知道才过几天,太监杜勋和天雄军亲兵队长杨陆凯来了,他们是借道回京报捷的,高启潜自然认识杜勋,而他也认识卢象升的亲兵队长,如今已然是大同右路参将,高启潜问杜勋,上次捷报的事还没完,怎么又来捷报了?莫非他卢象升真成了三头六臂?杜勋和杨陆凯临出发都被曹化淳耳提面命过,有些事不能说,当然不敢乱说,只把露布文告拿给杨嗣昌和高启潜看,好家伙,上面说在临清又阵斩近万建奴,还把伪酋阿巴泰给斩了,这得多大的功劳啊?大明自万历年间到现在何曾有过如此大捷?几日不见卢象升成神了?难道几十年来打得明军满地找牙的建奴,忽然成豆腐捏的?杨嗣昌高启潜和闻讯赶来的一众关宁军将领都被这样的战果吓住了,这他妈的卢象升真敢吹,贾庄一战肯定元气大伤,哪来的兵力再打一次比贾庄更辉煌的胜仗?文官不要脸很正常,可这么吹破天的事也敢说,他卢象升是独一份,就不怕崇祯把他给咔嚓了?

    众将领在接风宴上是冷嘲热讽,各种指桑骂槐,杜勋和杨陆凯竟然面不改色,笑意盈盈,杨嗣昌和高启潜见状内心不由得起疑,难道是真的捷报?是真的捷报那他们关宁军在这里傻等,岂不是为他人做了嫁衣?虽然谁都不愿意正面硬扛建奴,可现在这功劳全给卢象升占了,怎么看他们都像是来打酱油的,以后这皇帝脸色肯定不好看啊,酒桌上怎么套话,两个人都守口如瓶,只说大捷是真,没有假,问细节,两人王顾左右而言他,就是不回答,酒席一完杨嗣昌和高起潜赶忙找来几个报捷随从问话,一星半点知道有神人相助,这不是笑话吗,神人相助?咋不说玉帝率十万天兵下凡了?算了,随他们吹去吧,反正就招待一顿饭,露布告捷不敢多留,就让朝廷那些大员头疼去吧,这儿离临清也不远,明天去一趟不就见分晓了。

    于是高启潜杨嗣昌送走了杜勋和杨陆凯,回营安心驻防,各将领也都嬉笑回营。杨嗣昌回营后本想早些休息,可心里总觉得哪不对经,思来想去这杜勋也是皇上身边的红人,不可能如此欺君,杨陆凯鱼跃龙门升了参将,功劳肯定不小,酒席上两人神态自若,不像是打了败仗,难道真的看走了眼?卢象升没败,还捡了便宜?一夜翻来覆去,第二天杨嗣昌匆匆洗漱完毕就找到高启潜,要他和自己一起去临清看看,高启潜怕半路碰到建奴想推脱不去,可经过杨嗣昌一分析,觉得实在可疑,要真的大捷了,自己不去分一杯羹,那岂不是白辛苦一场,还不落好,罢了,从来富贵险中求,去就去吧,于是两个人点起三千铁骑直奔临清而去。

    崇祯很高兴,那么多稀罕物件把个宫里宫外都给承托的喜气洋洋,从来没有一年过得那么舒坦,几个老婆高兴,几个大学士也高兴,几个儿子更高兴,建奴走了,也该收拾收拾过春节了,这两天两位国丈总往宫里窜,起初他没在意,后来听王承恩说两位国丈每次来都会顺走些物件,不是几个苹果,就是一串香蕉,听说外面一个这样得苹果能卖到十两银子,香蕉论根卖,一根也要近十两银子,崇祯一听急了,这卢象升一共才送来几车东西,宫里都不够分的,哪经得起两夯货这样搬的,于是随便找了个由头不让两个人进宫了,周皇后还好,那田贵妃这两天嘟着个嘴一副人见犹怜的样子,崇祯没办法,又赏了两国丈每人一袋精米几袋精盐和糖,才算安静了些。

    值班内阁范复粹送来了各地的奏折,都是要钱的,建奴退了,城墙需要修缮,百姓需要安抚,开年要春耕缺种子缺牛马,总之啥都缺,关宁军又来了几份要钱的奏折,历年的积欠得赶快补发,不然军心涣散无法御敌云云,看得崇祯心烦气躁,钱,钱,朕哪来的钱?要是朕有钱的话,也不至于宵衣旰食废寝忘食了,每到年节就来这些烦心事,就是不让朕好好过个年。一旁的王承恩知道主子难过,早有心提醒一下,于是小心翼翼地说道“皇上,卢督师送来的物件宫里已经分摊,还剩下一些,不如让奴才拿出去就一下急,都是存不住地,也免得糟蹋了,皇上你看?”崇祯愣了一下,立即明白了,卢象升松进来上百车的东西,宫里节约些应该能应付一个年节的,既然外面把这些东西卖到天价了,这稍微松一下手,钱不就来了?还是王承恩衷心啊,知道为朕分忧,只是这事要是让内阁知道了,岂不是又要骂他与民争利?难办啊。

    王承恩早料到崇祯会有顾虑,已经安排好了一切,东城大通酒楼掌柜是他干儿子的亲戚,人老实,酒楼也不算大,不显山不露水,可以按这条线发卖一些,只要做的周密,保管那些御史找不着理由,他跟崇祯那么一说,崇祯略思考了一下,觉得可以试试,就让王承恩负责先拿出一辆车货卖着看看,王承恩得了圣命立刻招来干儿子小福子,让他找几个信得过的小太监推着蒙的严严实实的车,以宫里废弃东西名义从小门出来,直奔东城。

    -->>(第 1/2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神话之后 仙人消失之后 彼岸之主 五仙门 叩问仙道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玄鉴仙族 阵问长生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魔门败类 我在凡人科学修仙 山河志异 武圣! 盖世双谐 修仙琐录 过河卒 剑啸灵霄 志怪书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最多阅读 大夏文圣 剑来 异香 洪荒之青虚 仙逆 志怪书 不朽凡人 冰河洗剑录 聊斋大圣人 我师叔是林正英 武圣! 修仙从摆地摊开始 修真门派掌门路 修炼9999级了老祖才100级 玄鉴仙族 我为纣王之傲啸封神 蛆蝇尸海剑 过河卒 仙宫 剑啸灵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