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八章 天雄孤军(第 1/2 页)

    登基十一年来,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自搬到魏忠贤崇祯就以为自己真有政治才华,中兴大明指日可待,可事实一再打脸,四处狼烟不说,光建奴入寇就已经第四次了,每次大明都损失惨重,本来北方就受小冰河时代影响,粮食连年欠收,流民遍地,如今流寇建奴轮番上阵,民间就象被篦子来回梳了几遍,饥民易子而食,官员天天哭穷,皇帝变卖宫中器物,却始终找不到要领,如何重整河山,如何治国平天下,崇祯现在真的感到压力山大,那种无力感,有时候很想睡梦中能抓住一根稻草,一下子翻身做主人,可就是没有,日子一天天过去,未老先衰的崇祯渐渐看清了众官员的嘴脸,可那又能怎么样?总不至于全杀了全抓了,那谁来捧老朱家的臭脚呢?内阁换了又换,文官杀了又杀,就是不见半点起色,他都快要认命了,羡慕木匠哥哥啊,什么都不管,又什么都管着,朕真的是劳碌命,还总是劳而无功。

    崇祯拿起孙承宗殉国的奏折又细细看了一遍,自己和皇兄的老师,几十年相处的感情仍在,两位最亲近的太监也是一直和孙太傅朝夕相处的,如今一下子阴阳两隔,自然都是难释情怀,朱由检一直把孙承宗当爷爷来看待,真爷爷万历不喜欢儿子朱常洛,喜欢的是福王朱常洵,父皇朱常洛登基才一个月就一命呜呼,所以连带崇祯和天启从小犹如孤儿没人疼爱,亲情上可以说是空白,而天子老师从人品上来说极为端正,自然就成了小哥俩的某种感情寄托,现在一下子说没就没了,真不是一天两天能转过弯来的。崇祯内心是愤怒的,可又无力应对,建奴的凶残大家心知肚明,大明能抗衡的只有关宁军,连天雄军,秦军都不一定是对手,以前的白杆兵和浙兵也能一战,但大部都折损在了萨尔浒战役,现在能战的军队越来越少,大明财政又出现了危机,留给崇祯的局面看似有曙光,其实都是些回光返照的末世挣扎,他知道根源在于粮食欠收财源枯竭,他想改革,可又被道德绑架无从下手,走一步看一步成了他无可奈何唯一的选择。

    首辅刘宇亮,兵部尚书杨嗣昌的奏折很快到了,两人都极力反对由孙传庭更换卢象升的职位,认为大敌当前不宜临阵换将,但崇祯仍然恼于卢象升战事不利,乃降其一级,由兵部尚书衔降为兵部侍郎衔,仍名义上督师勤王兵马,可如今大明勤王军对大清入侵军的局面出现了多头领导的格局,高起潜杨嗣昌领关宁军,卢象升领天雄军一部,兵部侍郎陈新甲又分兵一部,大明军又大都是步兵为主行动迟缓,清军则是以骑兵为主悠忽东西,导致战场主动权被牢牢控制在清军手里,而明军则疲于奔命,处处被动,只能按部就班,亦步亦趋尾随清军,清军自两路入关,在通州会合,又再次分兵几路袭扰,在河北山西一带到处是满蒙骑兵,明军挡者披靡,攻占广平,大名等县城几十座,所有总兵名义上勤王,实质上在磨洋工,他们是被清军打怕了,说是报团取暖,其实是在消极避战,只有卢象升所率天雄军在积极进取,多次和清军小部队野战互有胜负。

    卢象升,字建斗,号九台,江苏宜兴人,自幼天赋异禀,身材修长,习文弄武文武双全,天启二年进士,授户部主事,历任员外郎,后升迁大名知府,大名道,崇祯二年清军第一次入关,他招募了万余淳朴农夫进京勤王,立下功劳晋升为右参政,负责大名,广平,顺德三府兵备,其所组之军被崇祯御题为天雄军,其后大部分时间在剿灭各路流寇,因其勇猛善战,每战必身先士卒,冲杀最前,且屡战屡胜,农民军送其外号“卢阎王”,崇祯九年因功升总督宣府,大同,山西军务,他不满官场黑暗,数次求去,均被皇帝驳回,此次父殇戴孝勤王实迫不得已,他是个正统儒生出身,骨子里天然有忠君报国之志,一接诏令即领总兵杨国柱,王朴,虎大威入卫京师,所带虽为天雄军精锐,但数量不过两万,名义上督师各路勤王军,实则只能调动自己的天雄军,其它如关宁军等勤王军都被高起潜杨嗣昌控制着,又要防清军两路进攻,因此即使关宁军和天雄军相隔不远,也是各自为战,互不统属。

    当时天雄军已进驻保定,却抓不住清军主力动向,清军分散八路扫荡各处,卢象升无奈只得分兵堵截,相约在庆都合战清军,保定巡抚张其平竟然以各种借口不给发饷,手下著名的逃跑将军大同总兵王朴又以分兵为理由脱离天雄军,卢象升内心是痛苦的,父丧未归,母病未视,天子多疑,敌情不明,朝廷官员因其升官过快嫉妒者众,名义总督天下勤王军,可真正掌握的才一万五千左右部队,另五万关宁军和各路总兵均不听调遣,初时他还信心满满,多年与流寇作战几乎无往不利,好几次都是险象环生,靠自己身先士卒一马当先最后以少胜多,可现在几次与清军小规模搏杀来看,清军的确和流寇有天壤之别,无论是作战意志还是军事技能都远远超过预想,他感觉到自己低估了清军实力,可不服输和忠君的思想又不得不迎难而上,继续沿保定往石家庄邢台进发,追击清军,所带总兵官虎大威和杨国柱虽表面上誓死捍卫卢督师,其实内心也是七上八下,清军凶名在外,自己兵力不足,还一个劲往上撞,真是有苦说不出,若不是卢督师爱兵如子,事必躬亲,时时散发人格魅力,他们也早就跟王朴一样逃了,高起潜所部相隔几十里亦步亦趋,心理上是安慰,真要打起来,就关宁军那畏首畏尾的样子,十有八九指望不上,还好天雄军在庆都终于打了几个小胜仗,歼灭了一批清军,可杨嗣昌和高起潜仍然不配合,并断了天雄军粮草,致使军中饥一顿饱一顿,不能正常,当地父老劝卢象升先移师广顺募集粮草,再与敌力战,可忠勇卢象升却说“我统兵十年,身经百战,未尝败北,现朝廷下令阻击,岂可违旨。”后卢象升又四面跪拜,向全军宣喻“吾与将士同受国恩,患不得死,不患不得生”全军将士纷纷哭泣,誓与督师同生死,此时天雄军事实上已成孤军奋战,统帅卢象升已抱定报国成仁决心。

    多尔衮所率左路军沿大运河攻击往南,克高阳等地,伺机窥探山东,岳托的右路军沿太行山前进,一路上虽被天雄军骚扰但进展依然很快,此次清军入侵的目的就是更大胆地进入中原腹地,皇太极本是雄心壮志之人,前三次的入关赚的盆满钵满,野心进一步膨胀,所以试探大明腹地,为以后彻底取代明朝做最后的准备,当然这一次又一路顺风顺水,两路大军时分时合,扫荡前进,明军几无一合之将,所过州县皆一鼓而定,不是弃城而逃就是满城皆毁,清军鲜有败绩,这也是明军软肋,野战骑射功夫清军当世第一,明军卫所制度荒废,个人战斗力绝对低于清军,只求固城而守,敢于野战的渺渺无几。而卢督师刚烈勇猛,不愿守城,与农民军的历次战斗都是冲杀在前的野战,个人武力值恐怖,手下天雄军整体战斗力仍远低于清军,卢象升知道有差距,可君命在身,山河破碎,百姓水生火热,促使他不得不置个人安危于不顾,紧追西路岳托部。

    崇祯十一年十二月即公元1639年1月,天雄军进驻河北顺德府(邢台市)的巨鹿,手下杨国柱和虎大威进言希望据巨鹿县城而战,可卢象升一心求战,已无惧生死,否定了手下建议,继续前行。关宁军当时已占据巨鹿南面的鸡泽县城,和他相距不足百里,常规上来讲,天雄军和关宁军互为犄角,相辅相成,应该进攻不成自保有余,可末世的明军已经不可用正常来衡量,统帅之间互相不信任,手下将士斗志全无,一盘散沙,若不是皇命在身,早就各奔东西鸟兽散了。进入邢台以来,周围清军哨骑明显增多,明军夜不收与清军反复较量,正红旗,镶红旗,正白旗兵丁都有发现,证明岳托和杜度就在不远处,是右路军主力,与以前小股部队不同的是,这次很密集很频繁,形势严峻。

    大帐内,卢象升看着悬挂的地图,四面夜不收标注的清军哨骑动态,心里知道这里已经碰到右路军主力部队,他现在有两个选择,一是后撤至巨鹿县城固守,一是继续前进力求和鸡泽的关宁军靠拢,可巨鹿县城也是孤城,处在清军四面包围中,况粮草不济,固守只是延缓一点时间,支撑不了多久,而靠拢关宁军说不定能互相支援,当然卢象升内心深处早已抱定马革裹尸之意,回想自己近百次野战虽然基本面对农民军,哪次不是以少胜多险中求胜,清军强悍,世所共知,自己的天雄军也是百战之师,人数虽少,都是精锐,若真能超常发挥,则鹿死谁手还不一定,自己只要能顶住清军攻击,歼灭部分清军,杨嗣昌高起潜看到胜机只要能从旁助攻扩大战果,那这一次很可能取得大胜,上报天子知遇之恩,下报黎民养育之情,或许就此解了建奴四次入侵的危机。他是真的很无奈,上命总督全国勤王军,却派高起潜监管关宁军,为协调又派首辅刘宇亮,大学士杨嗣昌坐镇,多头领导,完全不能做到统一指挥,若真能统一指挥,如臂指使,则十万建奴又何惧之?想到这卢象升长叹了一口气,回过头来对杨国柱和虎大威说道“如今处处有敌,人人惧战,长此以往堕了我大明声威,涨了建奴野心,莫若就在此处与敌死战,不负君父所托”

    “督师所命敢不从尔?我等皆以抱定以身殉国,只是此处不宜防守,我军连日奔波兵士疲劳,粮草不济,若能固守巨鹿,等待援军看似更为妥当”虎大威也知道眼前局面不利于自己,固守待援或能保存实力,“是啊督师,四面皆敌,我军单薄,不宜野战”杨国柱从旁提醒,他知道这位督师勇猛善战,每每冲锋在前,武力在自己之上,奈何如今的局面是有寡不敌众的危险,若一意孤行,前途难料。

    “二位将军所言甚是,只是巨鹿亦孤城,距高公公百里,无法策应,我军粮草将断,何处觅食?一旦建奴四围,必全军覆没,只能以战养兵取食于敌,方能脱离困境”卢象升说到此处豪气顿生,“建奴亦人非神,只要我军人人奋勇,必能置之死地而后生,二位不必迟疑,明日即开拔贾庄,壮士凯歌正当时也!”

    “是,督师既然决意前往,我等必誓死追随!”杨国柱虎大威见卢象升心意已决,劝也没用。于是也不含糊,多年共事下来,二人早已被督师个人魅力所折服,一个进士出身的文官打仗比他们这些职业武将还勇猛,且以身作则,爱兵如子,放眼大明完全是凤毛麟角,能跟随这样的统帅也算是三生有幸,即使明知危险重重,也顿生视死如归之豪意。

    -->>(第 1/2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神话之后 仙人消失之后 彼岸之主 五仙门 叩问仙道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玄鉴仙族 阵问长生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魔门败类 我在凡人科学修仙 山河志异 武圣! 盖世双谐 修仙琐录 过河卒 剑啸灵霄 志怪书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最多阅读 大夏文圣 剑来 异香 洪荒之青虚 仙逆 志怪书 不朽凡人 冰河洗剑录 聊斋大圣人 我师叔是林正英 武圣! 修仙从摆地摊开始 修真门派掌门路 修炼9999级了老祖才100级 玄鉴仙族 我为纣王之傲啸封神 蛆蝇尸海剑 过河卒 仙宫 剑啸灵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