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六章 先遣团的组建(第 1/ 页)

    接着工程处做了壕沟挖掘,道路修建进度的情况说明,虽然人员增加,施工进度加快,但由于增加了建造一大片工房的任务,所以壕沟仍然需要两个月以上,道路需要一个月才能完工

    民政方面,由林雅丽做了关于生产工作的安排,尤其是养殖户,种植户现在都是最为宝贵的存在,马虎不得,其它如小工厂,小商店,宾馆酒楼,银行,小食铺小摊贩由于供需量少可以隔天营业,电力,用水将接驳基地内部,煤气有军队提供,考虑到没有手机信号,基地将在未来一个月内为每一户居民接驳固定电话分机,居民日常垃圾需要规范后由警务处暂时管理,所有穿越来的居民都将重新登记,主要是要找到各种特长的人才,军队管理比较容易,有些原来就有档案,相对轻松些,难的是有几十个老年居民,需要抽出一部分人力来照顾起居,好在有卫生处的同志帮忙,一切将开始慢慢恢复正常。

    后面唐胜军上校校代表新成立的穿越区指挥部宣布,即日起组建大明先遣团,团长陈伟峰,政委范小武兼步兵营营长,限定二十天内组建完成,人员以军队为主,民间可适量补充,人数掌握在一千两百人左右,一旦道路修通,将作为主动探索明末社会的主力军先行一步,至于任务,将在三天内由指挥部正式发布,这一安排立即引起了下面掌声一片,谁不激动呢,既然来了就得动起来不是,四百年后的华夏儿女即将干涉大明历史走向,而且是以如此强大的阵容,所谓崖山之后无中国,明亡之后无华夏,一切都将在自己手里改写,尤其是孔丘,汪大元他们本来被韩政委的一盆冷水浇得透心凉的心情,立即被狂热所取代,他们要的就是饮马长江指点江山。许多人立马心里打起了小九九,怎么样散会后找团长泡蘑菇,无论如何都要在先遣团里搞个名额,不图建功立业,出去透个大明的新鲜空气也好啊,一直在这里待着会生病的。

    最后韩冰政委又强调了党指挥枪的重要性,虽然来到了异世界,但我党我军的优良传统不能丧失,一切行动听指挥,尤其是军队,无论在任何时刻都必须无条件服从指挥部的统一领导。父老乡亲的衣食住行也将尽快恢复正常,穿越来的一千九百多辆各式车辆,有五百辆左右是有主的,将不会被征用,另外一千四百多辆无主车暂时将由临管会统一调度,成为穿越区集体财富的一部分。

    全体会议是成功的,反对冒进,稳步推进,安定了民心,统一了思想,明确了方向,使得原先的迷茫兴奋被一片祥和和希望所代替,大家似乎又找到了二十一世纪世界强国的心态,开始按部就班地重新找回自我,于是凑一起叽叽喳喳的现象明显少了,早上去公园锻炼,买菜烧饭的烟火气又多了起来,一切又都仿佛回到了穿越前。

    当然也有例外的,那就是陈伟峰团长的临时办公室,秦岭嘉园的门卫已经有民兵团战士接管,但还是形同虚设,来的都是处长营长什么的,谁敢拦啊,为了方便接待,陈团长索性直接把先遣团组建办公室挪到了离门卫最近的一间房内,一拨一拨都是来请战的,祖国最需要的时候我不挺身而出谁挺身而出呢,请战书,决心书那是一摞摞的,据说连血书都出来了,排班级干部根本就排不上队,连平时可望而不可及的护士妹妹都来凑热闹了。

    陆文夫是第一个要求参加先遣团的,近水楼台先得月,跑工程的社会阅历使他比任何人都知道套近乎的好处,会议一结束就喊住了陈团长范政委,他知道先遣团这一出去少说也要半年一年的,与其在这里天天挖沟盖房子吃土,不如去见见大明的世面,工程处有朱工在,多他陆文夫一个不多少他一个不少,什么处长?不就是一个工头吗,现在又得管父老乡亲的房屋管道维修,比保姆还难做,外面的世界那么精彩,我得去看看,大明的路况肯定差,带几台挖土机压路机什么的绝对有用啊,我是为兄弟们考虑,出去说不定就开辟个根据地什么的,需要建设,全是当兵打仗的那怎么能行,得有个懂行的跟着去,省的将来再吃二遍苦,别走啊,晚上到我那搓一顿,我还有两条好烟没拿出来呢,一听有香烟,陈团长和范政委马上满脸笑容,本时空香烟可是一级物资,饭可以少吃一顿,烟可是绝不能断了,于是两个长官屁颠屁颠来到工程处长的办公室彻夜长谈,有酒有烟当然可以谈谈人生理想什么的,别说,被社会老油条加上国家干部从天说到地,从东说到西还真说动了,请示临管会?我不就是临管会副主任吗,再说了军队在外面有个临管会成员在也体现中央的重视啊,个人安全问题?我以前好歹也在靶场放过几枪,不是门外汉,于是陆文夫终于说通了两个主官的工作,争取到了先遣队的名额。

    第二个找陈团长范政委的是联勤处长吴胖子,吴上校一通电话把两个主官叫到了联勤办公室,关起门来谈。出去就得准备车辆油料粮食装备武器弹药,行啊,你们两个说说看,需要多少联勤处的同志,现在穿越过来了,联勤处的工作量明显下降,大部分的同志都闲下来了,得安排他们去分担兄弟部队的压力,都是革命军人,所有风险不能让兄弟部队一肩挑啊,联勤的同志至少可以帮兄弟部队管理运输这一块,你们有驾驶员?这个我知道,可军车不比家用汽车,技术要求不在一个档次,再说了路上遇到什么事谁也说不清,你们的驾驶员可以备用,驾驶室两个座位正好,不答应是吧?那你们装备弹药粮食油料减半,为什么?人数少啊,当然没必要带那么多物资。我没别的要求,坦克装甲车名额我们不占,但后面跟随的物资车辆有一辆就要上一个联勤处的同志,保证物资的安全是我们联勤处的职责所在,一顿连拉带打,一下子搞定了几百名额,这事找谁说去,估计谁也不会管,人家是吴大总管,全基地都得看他脸色。

    第三个找他们的是卫生处,人家态度和前两个完全天上地下,蒋英处长亲自跑来征求意见,说是参考了几个历史参谋的意见,说两年前大明陕西爆发了鼠疫,现在已经蔓延到了河南一带,这一路上感染鼠疫的可能性急剧增加,因此多带医疗物资和人员就显得尤为重要,十个?不行太少了,怎么也得五十一百的,你们部队对明末鼠疫流行知道多少,那可是死了千万人的,保证每一名革命战士的健康是卫生处义不容辞的责任,再说了,出去还得救治一定数量的百姓吧,检役防疫人人有责,我还怕人带少了呢,那么多美女护士路上还可以客串宣传演出什么的,能提高战士们的精神面貌总不假吧,省得那些小伙子有事没事总往医院跑,这下多好,直接送上门让你们看个够,不行是吧?没关系,那跟着去的医疗组就全部安排男的,美女护士全留基地算了,一顿连蒙带骗,又三十个名额出去了。

    接着民政处,机械制造处,各营连指挥员一个个象走马灯似的连番上阵,车水马龙门庭若市,连教育处也来了,怎么也得带几个教师吧,大明绝大部分文盲,一旦找到根据地,第一就是抓教育,不认字怎么建设国家?怎么掌握先进现代科技?你们部队基本高中毕业以上?这个不同,教书育人和文凭没有必然联系,这是业余和专业的区别~~,好吧,先遣团筹备刚开张没几天,基本满员了,哪需要20天啊,两三天过后就得超编,战斗部队一再压缩,原准备坦克营全上,现在只能安排20辆,装甲营只能安排30辆,自行火炮营最惨只安排了3辆122自行火炮,金子荣营长一看算了,派一个排长去就可以了,我就不去了,搞得陈团长范政委以为他闹情绪,赶忙拍胸脯保证,一旦确立根据地,第一个前往支援保卫的一定是火炮营,画了张大饼才稍稍安慰了火炮营的小伙子,摩托化步兵营倒是没精简,笑话,没有真正的车载步兵那还叫部队?当然还得带上原守备团的几十名同志,别看人家搞保卫工作的,平时训练不比战斗部队差,这次出去也是个很好的锻炼机会不是?

    轰轰烈烈的组建先遣团的工作只用了五天不到的时间就完成了,人员那是肯定超编了,原定一千二,现在一千四还打不住,各种车辆四百多辆,好在临管会不是铁板一块,工作需要各个职能部门的配合,都是为国为民,这种勇于探索的献身精神还是值得肯定的,人多力量大,可以充分保证先遣团的健康安全物资供应和建设生产,尤其临管会副主任陆文夫更是以身作则代表临管会管理和监督先遣团的各项工作,无论如何都体现了一个管理者的担当。现在就是各部队各部门联合的先遣团立即投入训练整合,争取以最快的速度形成战斗力和凝聚力,于是未完工的机场一小部分就成了先遣团的训练场地,每天战场急救,战场掩护,车辆急修,集团冲锋,防守反击,快速扎营,防化消毒等各科目一个接一个开始训练,热火朝天不亦乐乎,临管会的命令早就下来了,字不多:救援卢象升,阻止清军济南屠城,获得出海口。

    孔丘汪大元他们不理解,听搞历史的说不是还有孙承宗吗?为什么不一起救了?上面的解释是,时间上来不及了,通往外界的道路最快也得一个月才能通车。那可以搞个小分队先出去干一票啊,上面说,杯水车薪徒添伤亡,你们每个人对于这个时代都是弥足珍贵,不希望看到任何一个人无谓牺牲,虽然孙家百余口被清军屠杀谁都痛心,但鞭长莫及,只能忍辱负重,相较于整个中华民族的命运,前者的牺牲永远不会被遗忘,你们唯一要做的就是勤学苦练,服从命令,一切以大局为重,争取一战定乾坤,救出明末牛人卢象升,与大明朝廷建立联系,交换条件,获取出海口。

    本来兴高彩烈的训练场被一纸命令给搞的压抑了,尤其是几个皇汉,叫得最凶,不救明末大忠臣全家显然不够意思,老少百余口啊,老孙据说还是被马拖死的,想着都惨,说得几个护士妹妹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要不是团长政委一顿大棒加胡萝卜伺候,难保没有人去临管会抗议,命令终究是命令,服得执行,不服也得执行,只能化悲愤为力量,加倍训练,通古斯野人你等着,出去不打残你老子跟你姓。

    所有人都在积极向上,也有不凑热闹的,高师成知道明末就是一团理不清的乱麻,他不想去参合,基地多好,至少保证了大部分的现代生活节奏,有事提供一下不痛不痒的小建议,没事回宿舍看看以前下载的电影小说什么的,学历史的本来就是冷门,何必去争长短呢?百年的人生和几千年的历史比起来,只是沧海一粟,他是这么想,可临管会不这么想,临管会认为先遣团需要一个懂历史的去参谋一下,在今后的行动中尽量避免太大的偏差,以免造成难以补救的遗憾,看来看去觉得高师成合适,年轻头脑灵活,说话条理清晰,正牌大学毕业生,于是在临管会领导的细致关怀下,高师成只能打起背包到先遣团报道,当看到分在一个组的陆文夫时,他瞬间明白了,原来领导是让他既做参谋又做临管会副主任的贴身保镖啊,看着累趴在行军床上的副主任,他真是无语,何苦呢?长期坐办公室的能适应高强度的军事训练?你以为是指挥做工程只要动动嘴?随便一个散兵坑只用工兵铲你挖得动吗?你以为军队就是开枪放炮?咳,好好的领导不干偏要来吃苦,不是跟自己过不去吗,得,保镖加保姆,自己不想干也得干。

    机械制造处这几天很忙,造完了一架钢铁吊桥,又得给所有先遣团的车辆做检修,还要加固车厢板,这里离河北一千多公里,长途跋涉,而且都是土路,或者根本就是荒地,车辆的耐久性就显得格外重要。一路上还会遇到河流,好在基地原有几辆架桥车,再稍微改造几辆应该就够用了,一个先遣团五脏俱全,完全就是个缩小版的集团军,没办法,面对陌生的环境孤军深入,准备工作自然需要全面细致。

    需要准备的东西很多,大到粮食,油料,弹药,装备,小到油盐糖酱醋牙膏牙刷洗衣粉纯净水,哪样不要多准备些?要在短短二十天内全准备好,不是件容易的事,分工吧,新任顾政委管这些装备物资,陈团长管军训和车辆调度维修,两个人还是忙得不可开交。就说手雷吧,这次全上交了,发下来的全是木柄手榴弹,切,用惯了手雷,现在又得重新训练熟悉木柄手榴弹,95式上交了,再来熟悉81杠,工作量无形加大,每天训练下来所有人只有一个想法,快睡觉,一个字累!

    比较清闲的是基地警务处,新任处长李振意气奋发,多年小姑熬成婆,手下现在又是人才济济,要做的维持治安,配合军队巡逻,配合民政处做好各项恢复工作也不复杂,当然现在警服不穿了,只有几套,不够分的,只能全穿上军装带个警察的红袖箍,得等以后服装厂建立了再统一着装,唯一需要担心的是移交给他的那几十个闯入者,四百年前的古人,精神面貌日常作息完全不同,比较难伺候,光剃个发就好象要他们命似的,横竖不配合,最后只能作罢,任由他们长发飘飘,帮他们洗澡净化,一日三餐先供着再说吧,空闲的工房多得是,基地还在扩建工房,据说在准备万人的居住面积,那只要他们不捣乱,不给基地添麻烦,一切都好说,谁让他们真是祖宗呢。

    民政处也不忙,所有穿越来的平民需要重新登记,籍贯,性别,年龄,特长尽可能地详细,光靠几个新晋公务员肯定不够,又从社会招募了几个临时工,挨家挨户搞人口普查,然后输入基地局域网,一共几千人,工作量不大,只是干起来繁琐,抽空还得到几个老年人那里嘘寒问短,到新建学校关心下一代成长,林雅丽明白,一切回到正轨需要时间,她没什么可担心的,上面还有临管会罩着,做事只要有条不紊就可以,自从全体会议给大家吃了一颗定心丸,所有的不安和烦躁都消失了,工作也变的顺利许多,有人民子弟兵在,天塌下来也不怕。

    看似忙忙碌碌的穿越区,繁忙中都在稳步推进,无论是挖沟修路的工程队,联勤处的物资拨付,制造处的车辆武器维修保养,还是小镇居民的日常起居,军队的联合训练,一切从最初的杂乱无章,到张弛有度,缓急有序,不过就几天时间,军队的纪律性和华夏百姓对政府的无条件信任在这一刻表现得尤为突出。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xs.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最近更新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神话之后 仙人消失之后 彼岸之主 五仙门 叩问仙道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玄鉴仙族 阵问长生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魔门败类 我在凡人科学修仙 山河志异 武圣! 盖世双谐 修仙琐录 过河卒 剑啸灵霄 志怪书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最多阅读 大夏文圣 剑来 异香 洪荒之青虚 仙逆 志怪书 不朽凡人 冰河洗剑录 聊斋大圣人 我师叔是林正英 武圣! 修仙从摆地摊开始 修真门派掌门路 修炼9999级了老祖才100级 玄鉴仙族 我为纣王之傲啸封神 蛆蝇尸海剑 过河卒 仙宫 剑啸灵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