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六十六章 镇北侯(第 1/2 页)

    上北郡郡城,名为天水城。此城位于上北郡中部地带,距离古阳关陆路八百余里,水路七百二十里。上北郡北临北冥海,南接大元州,西接北苍郡,有一江,名为渐江,自西北而下,若干支流汇聚于天水府白马县,而成方圆九百里水泊,自此养育一方人,滚滚向东而去。

    郡守府,马彩凤回来后,便被禁足了,足足过去了九天,自从那天傍晚时分见过她父亲一面,她的父亲便再也没有踏入过这围小院。小腹日渐突显,这几天她也在苦苦寻思,却没有结果,自己是何时怀孕,竟然不知,这且不说,她根本不知道是谁让她怀孕的。她一直是个很孝顺的人,北冥海战事随时都会爆发,此事已不是什么秘密,她知道她父亲有很大压力,她也没有闲着,日夜操练士兵,没有懈怠。她好豪饮,也好耍枪棒,也好交朋友,她拜过名师,更得到过随扈法师们的指点,虽无灵根,但一身武艺超群,有万夫不当之勇,不弱男儿,在军中有很高的威望!因此郡守马天诚对自家的女儿也十分疼爱,时常还觉得这样做对马彩凤不公平,毕竟是女儿之身。

    人人都传马家有女,更胜男儿,身高六尺有余,腰大五围,天生神力,使丈二鹰翅镏金镗,出神入化,尤善马战。此言并非虚传,马彩凤便是一个膀大腰圆的女子,走在街上,往那一站,即便不穿甲胄,也自带威严,如鹤立鸡群,让人望而却步。

    马彩凤做到了一个儿子能做的所有事,没有让马天诚失望,不仅武艺超群,还颇有统兵天赋,自幼熟读兵法,运用自如,且行事雷厉风行,杀伐果敢,天水军之名在近年来声名大噪,马彩凤功不可没。可是如今她居然莫名其妙地怀孕了,叫马天诚怎不痛心疾首?

    直到现在,马彩凤也还忘不了那天马天诚的表情,那是一种怎样的表情?不完全是失望,很复杂的那种,也许是父亲直到那一刻,才真正地正视一件事,那就是马彩凤终究不是儿子,女大不中留,马彩凤的所有辩解,在马天诚看来都是在为某个人开脱,这让马天诚越发愤怒,他怎么可能相信马彩凤不知道留种的人是谁?

    啪!

    马天诚怒了,几天下来,居然都没有查出任何线索,究竟是哪个该死的小子?越想越气,女儿的肚子突显,快要隐藏不住了,他该如何是好?难道要狠下心肠,将孩子打掉?出于父女之情,他不愿这么做,但此事一旦流传出去,他马天诚将成为笑柄!

    “查!继续查!”马天诚怒吼:“给你三天时间,查清楚小姐近半年的行程,她接触过何人,去过何地,我都要清楚地知道,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将人给我抓回来!”

    “是,老爷,我知道该怎么做!”回话的是一名头发发白的修士,乃是郡守府的管家,名为马承。

    马彩凤根本不知道都过了这么多天,他的父亲为了她的事还在大动肝火,没有平息,主要是最近发生的事情太多了,马天诚又上了年纪,心力憔悴,若非身边有修士护理,他早已病倒!

    马家乃上北郡有名的古士族,世代为官,屡立战功,在大观年间,马彩凤祖上就曾任过国相,官平诸侯,后大观国灭,她祖上没有反抗,顺应大势,选择开关献城,保存了实力的同时,更避免了百姓之水火。不乐皇帝广结良将,修好士族,对马家继以重任,未曾亏待。三年前,上北郡的暴动,老郡守被修士在府中摘走头颅一事,震惊全国,皇帝大笔一挥,挑马天诚为郡守,走马上任,封镇北侯,统筹一郡军政,平息动乱。胡大先生曾三番两次给杨正义出谋,想要与马家修好并联姻,正是看重了马家的潜力,且马天诚膝下只有一女,而杨正义又是能征善战之辈,乃钦命之守备将军,职撑粮饷,受马天诚调动,却不受其节制,联姻一事,并非毫无可能。

    其实这也是胡大先生比较无奈的事情,杨正义有四女一子,唯一一个儿子却是排在老五,如今年不过七岁而已,如果杨正义有长子,和马彩凤的年纪倒是相称,和亲自然水到渠成,如今他来了天水城说媒,并非易事,杨正义不愿休妻,便只能纳妾,难度不是一般的大。但杨正义要想摆脱如今的局面,脱离古阳关的框架,想拥有更多的地盘和话语权,这一条路是唯一的捷径,一旦成功,胡大先生的青阳山,也是水涨船高,他自然不留余力来撮合。

    不过,以胡大先生对马天诚的了解,马天诚需要助力,尽管马家是上北郡的古老士族,威望极高,封了镇北侯,又为一郡之首,统筹军政要务,但很多同样的古士族,却是听调不听宣,表里不一,敷衍了当,极难管理。若是平时,也可相安无事,可如今的上北郡此一时彼一时,战事将起,这场战事可是扩张版图的大事,谁都不会贸然露底,选择旁观,不想出力。

    说来也奇怪,说好的征北大军迟迟未见北上,聚拢在上北郡的修士日渐增多,龙蛇混杂,每天各种乱子的情报传回郡守府,让马天诚更是焦头烂额。如果联合杨正义,则上北郡南部便可无忧,一旦发生动乱,则可互为犄角,再不济,战事不利之时,他马天诚也可无后顾之忧,有了退路,所以杨正义和他的军队,应该是马天诚的拉拢人选当中比较靠前的才对,这是胡大先生的推测和底气!

    事实上马天诚几次给这次北征军的统帅,也就是不乐国四大上将军之一的黎相如书信催促,得到的回复都是大军筹备已经妥当,还在等着圣旨,方能开拔大军,让马天诚小心督促地方官员,筹备粮草,做好大仗的准备。

    时已过晌午,一位穿着甲胄的年轻人来到马天诚面前,递上一个书简,道:“伯父,黎相如回信了。”

    马天诚连忙问道:“信上怎么说?”

    年轻人满脸不忿道:“据黎相如说,皇帝前日在朝堂上谈及征北大军一事,说是选了个黄道吉日,在东郊皇陵修建一座三十三丈高的祭台,要祭天拜祖,再定出征日期。”

    马天诚的脸色也不好看,道:“钧儿,那信上可有说那黄道吉日是哪一天?什么时辰?”

    年轻人马钧说道:“七天后,也就是九月十五,辰时三刻!”

    -->>(第 1/2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彼岸之主 盖世双谐 过河卒 武圣!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仙人消失之后 阵问长生 五仙门 魔门败类 玄鉴仙族 叩问仙道 剑啸灵霄 志怪书 修仙琐录 神话之后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山河志异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你们修仙,我种田
最多阅读 剑来 为龙之道 彼岸之主 中州录 九阴九阳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大夏文圣 不朽凡人 神话之后 仙逆 逆仙 遮天 过河卒 武圣! 志怪书 阵问长生 修炼9999级了老祖才100级 原来我是道祖 造化娲皇 卧虎藏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