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不跋山,只涉水(第 1/2 页)
此时岛屿另一边,严格来说也不叫另一边吧,杨氏父子跟着眼前的毛虫款款前行。
什么,你对刚刚的称谓有疑问?
这当然不是现在意义上那种,绿油油的毛虫啦。
周天有五虫:蠃、鳞、毛、羽、昆。
毛虫指的是除人以外的哺乳动物。(打卡一天一个可以用的小知识)
杨爹拾级而下,小心看住蹦蹦跳跳的洑儿,可惜不太跟得上。
那小孩儿想来没什么怕的,那何止是如履平地啊,那是健步如飞啊。
诶,这两个词儿我是不是前面用过,算了,下回再查新词儿吧,这波温故不能知新。
反正这边情况是一点不紧急,我们慢慢说。
那至于边上的麟兽,儒雅随和不争不抢,当然不是池中物,这可给老杨头纳闷儿的,不是说建国之后不许成精的嘛,不知道这家伙怎么有办法口吐人言,没记错的话,子也是不语怪力乱神的。
作为一个中年人,可以说他懂得不少了,但是,任何人对于圣贤语录都该是选择性学习的。
就比如,刚开始这动物有讲“色即是空”,什么意思呢,就是看到的都是假象,好像随时会往边上翻下去,其实你踏踏实实走,这台阶也宽敞,不要怕嘛,你这玩意儿谁信呐?!
反正呢,希望当父亲的也树个好榜样,能够以身作则,是吧,要从容不迫。然而这波劝解,明显收效甚微,杨师傅现在亦步亦趋的,就差摊倒在原地,要不是他那宝贝儿子渐行渐远,他那里肯走这“黄泉路”。
不是这么称呼可不礼貌,人家神通广大,造个鬼斧神工的陈设,赞美之词不溢于言表就算了,还恶语相向,合适吗?算了,
看他怪扫兴的,刚巧那边的家伙发话了,先听听他怎么说。
“本来不该是我登场的,偏偏那边脱不开身,只得我代劳了。
小兽唤作谛听,虽不才,却侥幸习得些聆音察理,瞻前顾后的本事,见诸位想找条长虫‘替天行道’,斗胆出来阻拦。”
《西游记》的电视剧那各个频道是连轴播放的,老杨哪能没看过,这谛听是地藏王菩萨的坐骑,宰相门前七品官,不应该对自己那么客气。
-->>(第 1/2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