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074、清明踏青(第 2/2 页)

    太湖一带,饮茶历史悠久,名茶碧螺春就产自吴郡的洞庭山,其名最早称之为“洞庭茶”,明前采摘最是适宜,茶树鲜叶,苍翠欲滴,一芽一叶,形如雀舌,乃是顶级“碧螺春”的原料。

    武进距离吴郡,中间隔着晋陵与无锡,不是“碧螺春”的产区,但受到吴郡影响,故本地也有饮茶的历史,大多于各家庄园内部,小规模种植,自制自饮。

    清明节又名踏青节,祭祖节,在后世,人们更多的赋予了清明节祭祖的意义,然在古代,清明节更多的是踏青春游,亲近自然的含义。

    与三月三的上巳节一般,这一日的闺阁小娘子们,会乘坐油壁车出城踏青赏景,寻得一处雅地,静赏春日好时光,以解闺阁之闷。

    而随行的男子们,则会举行宴饮,如流觞曲水,琴瑟雅集等,也为未出阁的小娘子与未婚配的男子提供相识的机会,故这等节日,又暗含男女相亲之意。

    一大早,屋檐滴着晨露,外面薄雾弥漫,萧钦之翻了个身又遁入梦中,睡得正香,不料,房门却是被敲得“嘣嘣”响。

    “舅舅,舅舅,起床啦!”门外传来了小蓉儿奶里奶气的声音,早上箫藴之一说今天要出去玩,小蓉儿欢呼雀跃,床也不赖了,立刻穿戴一新,先是叫醒了小姨,又来叫舅舅。

    “来了!”萧钦之应了一句,揉着眼睛去开门。

    小蓉儿梳着双髻,各垂一根带子,身上穿着一件白色小儒衫,罩着一件粉色衫群,仰着脑袋望,一双剪水眸子,弯弯的长睫毛像是墨羽,眨巴眨巴,有说不出的神韵。

    萧钦之弯腰,顺手将小蓉儿抱起来,在其粉嫩的小脸上吧唧一口,往房里走,放在了塌上,招来了蔓菁,穿衣盥洗。

    小蓉儿双手衬着脸颊,看着穿衣的舅舅,乖乖在一旁等,生怕舅舅跑了,就没人带她出去玩了,小孩子心思简单,单纯,可爱。

    萧氏的茶园与果园连着一起,在金牛山的西边,过了道观还要往西,约莫三、四里路,有一条上山的小径,一人来宽,寻常由族中的几个佃户家的妇人打理。

    往年,都是在谷雨之后采摘茶叶,因那时的茶叶片大,色泽深,又较老,且味更浓,更适合制作茶膏,但闻今日就要采茶,几个妇人实则心中颇为惋惜,只当主家来消遣呢。

    满谷赶着一辆油壁小车在楼下等着,萧藴之抱着小蓉儿,与萧韵之坐车,萧钦之与满谷坐在了车架上赶车,空青,淡绿则是在油壁车左右伴行,后边跟着几个挎着篮子的主妇,一行十余个人朝着茶园走去。

    一般来说,南方气候湿润,不比北方,故清明左右,稻田里的秧苗已经长成了,须得在谷雨之前,将秧苗全部载种完成,若是载种的迟了,会耽搁六月份的晚稻播种。

    先秦就有两季稻的文献记载,汉时引种至南方,至晋时,长江以南多种植,时称再生稻、间作稻和连作稻,有限于稻种的不同与种植时机的难把控,虽两季稻的技术目前还不成熟,但比之种植单季稻,产量要高出不少。

    像庄园的大规模种植水稻,只限于人力的状况下,种植时间就需要错开,因而在育种的时候就要分先后,故清明一到,稻田里便已经开始了忙碌的种植。

    萧钦之看着不远处的稻田里,忙的热火朝天,十几名佃户排成一行,一趟到头就能种下半块田,老庄稼汉站在田埂上,吆喝着哪一块种的疏了,歪了,后面自有人去补上,心里不由得也跟着高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在现代留过学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大清要完 晋末长剑 我的谍战岁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唐腾飞之路 寒门崛起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大明烟火 机战之无限边境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蜀汉之庄稼汉 北齐怪谈
最多阅读 诸事皆宜百无禁忌 民国之文豪崛起 江湖三女侠 沉溺 宫墙柳 北齐怪谈 晋末长剑 三国:开局抢了蔡文姬 穿书之女配的分手日常 机战之无限边境 穿成反派总裁小情人[娱乐圈] 万历明君 藏在时光深处的你 冠军请留步 在暴戾的他怀里撒个娇 绝世唐门之黯金圣龙 希腊神话 大清要完 酒仙斗罗 穿越兽世当神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