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〇章:无限杀戮(第 2/4 页)
可是,这样惨烈的屠杀,她还是被惊到了。
她忽然有些无所适从,甚至连支持胥余的信念,都产生了一丝动摇。
但……不破不立的道理,她也是懂的。
华夏大地上,不能有两个王。
她的目的,是使这片土地上的子民繁荣昌盛,过上幸福的生活。
她曾经试过直接读取胥余的记忆,但很可惜,那里面混沌一片,她什么都读不到。
这是她数万年的仙生里第一次碰见这种状况,从那一刻起,她已知道了胥余的来历不凡。
在数年的相处中,她渐渐了解到了胥余的秉性。
于是她选择了支持胥余,和他一起走下去,帮助他问鼎人王的宝座。
在这个过程之中,死人……是在所难免的。
在数百万年的漫长岁月里,神支持人类占领了全世界。
在六万年前,神又支持智人将旧人类屠杀殆尽。
如今,智人已经在地球的各个角落建立起了璀璨的文明。
但……时代变了。
更加璀璨的文明就在眼前。
新旧文明的交替,已经开始了。
整个华夏大地,势必要经历血与火的洗礼。
风曦什么都明白,只是她却不忍再看。
于是,她选择了回避。
……
胥余目光沉静地望着远处,随着最后一个人倒下,对方的骑兵已经到了。
三千骑兵,在步兵发起最后冲锋的时候,已经奔袭而来。
随着最后一个步兵倒下,它们已经到达了八百米外。
“这些人,都不怕死的吗?”胥余喃喃道。
在中国历史上,曾经有过一场著名的战斗,那就是“八里桥之战”。
那一战,清军兵力约六万人,英法联军兵力约一万人。
在英法联军犀利的火枪面前,清军丢下数千人命,溃逃而去。
而英法联军,只死了五个人。
但是,在“八里桥之战”稍早一些时候,其实还有一场“新河之战”。
新河之战的清军指挥官同样是僧格林沁。
那一次,僧格林沁面对的,是同样的一万英法联军。
不过,当时抵达新河的只有七百人,僧格林沁见对方人少,当即派遣麾下三千蒙古铁骑迎战。
但是,纵然是最精锐的蒙古铁骑,在英法联军的火枪面前,也是不堪一击。
那一战,英法联军七百人毫发无伤,而三千蒙古精锐最终活下来的,只有七人。
这也是为什么八里桥之战清军只损失了上千人,僧格林沁就下令跑路。
因为他实在是玩不起了,再打下去,无非是将六万人马通通填掉。
而现在,吴军的骑兵和清军一样,同样是三千。商军的兵力却只有两百四十人。
但这两百四十人使用的,却是二战时期德军的制式步枪98k,远远不是英法联军的燧发步枪能比拟的。
“砰砰砰砰……”
枪声又不断地响了起来。
不断地有骑兵倒栽葱似的跌下马来。
商军的阵营是两条交织在一起的斜线,如同一个v字。当然,角度要大很多。
这使得吴军为了获得更好的攻击范围,也形成一个楔形队伍。
不过,这也无疑为商军提供了更多的射击目标。
由于骑兵的速度远超步兵,因此像之前那样吊射是不可能的。
不过商军另有办法应对。
商军的阵地虽然开阔,但并不是一个个士兵孤零零地散开的。
准确的说,他们是三个人一组,三个人一组,组成了一个看似松散但是却又密不透风的阵型。
有点“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的意思。
这种阵型,就是后世我军最经典的三三制战术。
三三制战术最早起源于抗日战争期间,成熟于解放战争,大量运用于抗美援朝战争,是我军步兵训练大纲中的一种步兵“班组突击”战术。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