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第 2/4 页)
可余家的人大概还是因为读书读多了,书海浩渺,若性情不正便很容易被书中文字带偏,从而移了性情。余家的人又从不**,家里的子弟们到了一定的年纪,什么类型的书册都是可以一看的。
所以这般经年累月的读书下来,余家的人性情都有些正,像余廷隽便是板正,余贵妃纵然正的不是那么过分,但也是温婉端庄心中自有一番丘壑,轻易从不露出棱角锋芒来。
余恒澈就完美的继承了余家人的这种秉性。用林家的话来说,就是余家的人都正得太没劲了。
他小时候跟萧煜打架,元嘉公主瞧见了是会生气的,可偶尔余恒澈进宫瞧见了,却没有什么太大的情绪波动,他那么小的年纪,倒是同余贵妃是一样的,拿了伤药来给林涧和萧煜两个抹药。
萧煜瞧见林涧不说话,也就没过多再去说元嘉公主与余恒澈的事情。横竖大婚还早,连赐婚圣旨都还没下来,这时候说太多不好,何况这是林涧大婚的正日子,这些闲事也不必说的太多。
但实际上,萧煜刚开始听说元嘉公主同余恒澈的事情时,这心里头也是觉得有些不可思议的。
元嘉公主同余恒澈也是打小就认识,但余恒澈没像林涧这样入宫做皇子的伴读,再加上余家对这位嫡长孙寄予厚望,余恒澈以学业为重,这入宫的时候都是跟着长辈进宫,其实基本上没什么机会单独见元嘉公主,两个人打照面也多是余家人带着余恒澈去给余贵妃请安的时候,是以两个人也就是认识,从未有过深交。
要说这转机呢,还是因着麟台集。
除了林如海的文章和林黛玉自己的诗作外,林黛玉还要搜集都中一些官员女眷的文章,她的这个想法是同余贵妃和元嘉公主还有太子妃都一同商议过了的。
可以说,元嘉公主也是全程见证麟台集问世的人之一。
余恒澈对于林如海的文章十分感兴趣,麟台集刚刚从扬州送至都中时,余恒澈就自己想法子预定了一本回来。他通读全集,对林如海的文章还是有些自己的疑问的。
他爹他祖父每日公务繁忙,他便不曾去打扰他们,他自己的先生对林如海文章倒是颇有他自己的见地,可在余恒澈听来,终是有些隔靴搔/痒的感觉,并不能让余恒澈又茅塞顿开之感。
余恒澈就想到了余贵妃这个姑姑了。
他晓得麟台集的由来,也晓得林黛玉那会儿进宫同余贵妃说起过麟台集的事情,想着他姑姑也是博览群书,尤其对林如海的文章非常有研究,遂央着他母亲带他入宫,到了余贵妃宫中去问他的疑问。
说来也巧了,余恒澈入宫的时候,元嘉公主正好在余贵妃身边,听着余恒澈和余贵妃说话,一开始还能乖巧坐着,到了后来,索性加入了讨论,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余贵妃不说话了,倒是元嘉公主同余恒澈两个讨论的热火朝天,越说越是投机。
余贵妃和余恒澈的母亲当时在旁边瞧着这场景,倒也不曾做声,没有打断他们的交流。
这一来二去的,在长辈们心有灵犀的纵容下,再加上余恒澈和元嘉公主对彼此的学识爱好一致也愿意接触讨论,慢慢的两个人倒也跟着熟悉起来。
长辈们倒是真有撮合的心思,但余恒澈和元嘉公主两个一开始没这心思,两个人在一处见面说话,纯属学术交流,完全不涉及私人感情。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