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小城(第 3/4 页)
原因只有一个:图快。
他们家生意爆好,每天吃早点高峰期买米线的客人队伍排馆子外面老远。
吃的人也是坐处不生,用小锅煮多慢呀!多耽误时间呀!时间可都是金钱!杨二狗小算盘打得贼精。
现如今“来一碗”米线馆可是小县城的一道风景!而馆子里那个高得吓人大得吓人、专门定制装骨头汤的大桶更是风景中的风景!
多亏了杨二狗父子二人的长手了,换个人可不一定够得着里面的骨头汤。
馆子里有五个人,杨二狗两口子,噢对了,杨二狗老婆也就是竹竿儿他妈名叫李香兰;
对,你没看错,和当年那个大明星同名同姓,可惜同名不同命。
二儿子媳妇小翠,三儿子竹竿儿,还有一个专门负责收碗洗碗打扫卫生的帮工。
其中竹竿儿他妈专门负责收钱,杨二狗和三儿子竹竿儿负责煮米线,小翠负责放料,五个人分工明确,配合默契,联手支撑起“来一馆”米线馆。
竹竿儿干这份工作已经快满三年了,从他初中毕业就被杨二狗抓来做苦力。
按他的原话说就是不是读书的料,半桶水!再读也是浪费。
当时竹竿儿可是狠狠反抗过的,凭什么?大老倌儿高中生,二老倌儿大学生,怎么轮到我你们就不供了;
哪有这种父母?一碗水端不平,我不服!
偷偷找他奶告爹妈的刁状。
老太太耐心听他讲完后问他:
“真想读书?”
竹竿儿梗着脖子说:
“真想!”
“不是因为小雅读书,你才想读书?”
“我奶你乱说什么呀,”
竹竿儿心虚的说:
“我只是觉得觉得我的成绩还可以挽救一下。”
“能保证上了高中好好读书,不把心思用在别处?”
老太太瞪着他问道。
一时间竹竿儿感到了周围气温在下降,嘴巴张了张想说什么,最后却放弃了。
为什么?不敢保证啊!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