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二十六章 投机者徐珵(第 3/4 页)

    后来景泰朝时,官途不顺,以为是于谦从中作梗,遂与于谦结下死仇。

    后来代宗病危,此人内联太监曹吉祥,外联武将石亨,悍然发动了夺门之变,将太上皇的朱祁镇重新扶上大位。

    夺门之际,撺掇着朱祁镇诛杀以于谦为首的国家功臣,残害家眷,窃居首辅,结党营私,使得景泰朝的中兴昙花一现。

    最后恶有恶报,被李贤将了一军,失了圣宠,一贬再贬,流放云南,直到成化朝才被赦免,郁郁而终。

    可以说,徐珵彻头彻尾都是一个投机者。

    而此时的徐珵,却是一副大义凛然的模样,正气说道:“太子,乃是国本,循礼法大义所在,祖宗法度,

    然皇长子幼弱,此等江山危及局面,臣恐皇长子难当天下万民之望。

    陛下北狩,人心浮动,此刻若册太子,难免人心惶惶,百姓不安,上下揣测。

    陛下如今年富力强,日后皇后有子,这名分何定?

    臣以为等天子回京,再行册立之事,方安群臣百姓之心。”

    徐珵给出了理由是就算立了皇长子,一个两岁的娃娃,能对大局有何补益?

    孙太后早有对策:“皇长子以记在皇后名下,送入坤宁宫交与皇后养育。

    皇子年幼,无法理政,自是需要人辅佐。

    郕王监国有方,陛下回京之前,朝廷政务皆由郕王处置,郕王监国辅政。”

    孙太后做出妥协,退让一步,郕王可以获得权力,但必须是先立了太子,保证了皇位的传承,哪怕皇帝真的出了什么事,新君,一定是皇帝的儿子。

    这是孙太后的底线。

    甚至,孙太后也能接受郕王再进一步,但是追根到底,最后帝系必须在自己儿子这一支。

    哪曾想到,徐珵居然咄咄逼人起来:“郕王乃是监国,如今陛下不幸落入敌手,局势危及。

    臣徐珵进谏,当有郕王总摄大政,总理大小事务,监理百官,方可使得朝堂上下一心。”

    总摄大政,摄和辅,一字之变,大不一样。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神话之后 仙人消失之后 彼岸之主 五仙门 叩问仙道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玄鉴仙族 阵问长生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魔门败类 我在凡人科学修仙 山河志异 武圣! 盖世双谐 修仙琐录 过河卒 剑啸灵霄 志怪书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最多阅读 大夏文圣 异香 剑来 彼岸之主 修炼9999级了老祖才100级 仙逆 洪荒之青虚 我师叔是林正英 冰河洗剑录 武圣! 谋局 诡异降临 玄鉴仙族 洪荒:截教副教主 不朽凡人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志怪书 修仙从摆地摊开始 剑啸灵霄 长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