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孰轻孰重(第 3/4 页)
从长远来看,只要张辅这些老将活着回去,文官就拿不住军权,一家独大怕是不会那般容易出现。
朱祁镇知道,文官真正一家独大的局面,就是在土木堡之变以后。
再比如,罪己诏,立太子,令郕王监国辅政。
如今的罪己诏,可要比崇祯皇帝像六下罪己诏值钱的多。
这个时候的皇帝官员,要脸。
我朱祁镇作为皇帝,我承认错了,这就是给天下最大的诚意。
立太子和郕王辅政,这都是在为日后拿回权力埋下的暗线。
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天子,拥有治理国家的能力,这是朱祁镇现在必须要学会,却是现在最欠缺的能力。
所以他不着急回到京师,甚至不怕成为瓦剌人的俘虏。
他寄希望于挽救这十万的军马和六十余位朝廷大臣。
于公,保江山社稷,为大明续命。
于私,加恩朝官军队,让这些人对自己忠心耿耿,成为自己的支持者。
在不久的将来,这些都会成为自己夺回权力的底气,自己则真正有望成为马上天子。
马上天子更加专权。
不外乎别的,军心在握,这是深宫里的文治远远达不到的。
纵使你日日勤政,人心远不如和这些大头兵来上一场大战来的快,来的多,来的稳。
朱祁镇目光温和看向张辅。
张辅知道陛下在等他表态,犹豫一下,重重点头。
“老臣遵旨。”
他已是同意了陛下的办法。
“张辅你还是我大明的臣子吗?河间王的忠心,你可学到分毫?”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