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一百八十章 你大哥能走路了(第 2/4 页)

    张辅一脸的震惊之色。

    他实在是无法想象这种画面。

    每日操练,严苛的生活,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甚至……还要读书。

    张辅觉得有些不可置信,于是道:“读书?懋儿我问你,平日读的都是什么书?”

    你不是说成日在读书吗?那我问一问就明白了。

    张辅则泰然自若地道:“回父亲的话,副山长说我等初入学堂,理应学兵法之道。

    不过陛下说孩儿等人日后都是统兵之人,天生负有保家卫国的使命。

    既然要保家卫国,就须得知道何为家国,何为仁义礼智信,所以陛下先让我等学念四书五经,修身明心,一步步来也不迟。”

    虽说动不动说明清程朱理学泯灭人性,但是从统治者的角度来讲,作为维护统治的工具,这玩意,真的好用啊。

    为什么历朝历代都是文臣监管武将,即便是外出领兵,都是以文臣为首,节制诸将。

    比起武将,文臣造反的可能性就小了许多。

    多数武将是大字不识一个,那些个纲常伦理对他们之中绝大多数人来说,约束力几乎不在,他们只知道拿刀子砍人,秉持着有兵就是草头王的这条原则。

    这一点,局势越乱越能见得分明。

    百年之后的明末乱局,面对中枢江河日下的威信,各地的总兵们开始将朝廷的旨意当做屁一般了。

    比如李自成东征的时候,崇祯皇帝发出天下勤王诏令,虽有黄得功,周遇吉之流为国死战,但绝大多数,当时有头有脸的总兵军镇们,如吴三桂,左良玉,刘泽清之辈,各种推脱借口,要么说路远不及,或者无钱行兵,索要百万饷银,最后坐看王朝覆灭。

    其中吴三桂距离京师不过百里,直到京师失陷,才堪堪走了一半,听闻消息之后,立马掉头赶回山海关。

    来的时候是一步三回头,倒是退回山海关时飞快的很。

    而文臣受纲常伦理明显要比,的确能让皇帝用的放心的多。

    比如崇祯十六年的孙传庭,在明知出潼关就是九死一生,还是选择出关与贼决战。

    比如南京兵部尚书史可法,收到勤王诏令第一时间就率军北上,虽说能力有限,多方因素之下也没个什么卵用……

    不过还是看得出,程朱理学浸染下的文臣,的确用的要比纯粹的武将放心。

    所以为了自身,朱祁镇自然是先在讲武堂中讲学四书五经。

    不为什么科考取仕,只为用这让他们清楚,君为臣纲,给自己卖命。

    不过……张辅还是有些不相信!

    他决定继续试一试,于是故作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道:“即是这样的话,懋儿在学堂学到哪了?论语可是读过了?”

    朱氏在一旁,心里有些埋冤张辅。

    孩子才刚刚回来,歇都没歇多久,不问问他要吃什么,想要点什么,却问这么多做什么?

    他才入学多久,不到两个月就问这些问题,这不是教自己为难?

    张辅不慌不忙,带着一丝骄傲的神情道:“回父亲,论语先生早就教完了,孩儿早已通读了,先生也曾抽查背诵,而且已能倒背如流。”

    “什么?”张辅整个人差点就要跳起来:“倒背如流?”

    我老张家祖祖辈辈都是拿刀子的命,还能出个能背论语的人?

    瞧见张懋竟敢说这样的大话,张辅倒是彻底来了兴致:“好,好,好,你出息了。”

    随即张辅继续道:“来人,去书房将书拿来。”

    拿着论语的张辅,道:“那好我来问你,论语第六篇,是什么?”

    张懋想了想,毫不犹豫的开口:“这第六章乃是《雍也篇》。

    子曰:“雍也可使南面。”

    仲弓问子桑伯子,子曰:“可也简。”仲弓曰:“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可乎?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子曰:“雍之言然。”……”

    张辅睁个大眼,盯着书上的字……

    他发现,自己个看的,还不如人家背的快。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神话之后 仙人消失之后 彼岸之主 五仙门 叩问仙道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玄鉴仙族 阵问长生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魔门败类 我在凡人科学修仙 山河志异 武圣! 盖世双谐 修仙琐录 过河卒 剑啸灵霄 志怪书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最多阅读 异香 剑来 大夏文圣 修炼9999级了老祖才100级 仙逆 彼岸之主 洪荒之青虚 武圣! 冰河洗剑录 我师叔是林正英 不朽凡人 谋局 诡异降临 绝世神主 修仙从摆地摊开始 洪荒:截教副教主 玄鉴仙族 逐道长青 志怪书 长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