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三节 琉球人的态度(第 3/3 页)
在没有其他办法的情况下,他们开始长跪在总理衙门门口,这倒也是一个奇观,简直就是打天草上国的脸,在北亰这个地方,各国公使云集的大都会,还是满清朝廷的心脏地区,不但让满朝文武看在眼里,还让洋人看了笑话。
但对李鸿章而言,这些笑话都是笑他的,可他真的不敢兵跟日本开战,最后逼得李鸿章没办法,总理衙门他都不敢去了,家里也待不住,因为李家门口也有琉球人跪着,这也怪李鸿章是大清的不负责任的官员老爷们中稍微能够负责,而且又有推不开的理由的一个官员,他直接负责总理衙门事务,不找他找谁去啊。
李鸿章不能上班,但是办公却不能耽搁,憋屈的让手下给他在东交民巷中租了一间民房,利用这里外交使馆通畅的电报网络跟外界表示联系,让他还能收到外界的信息。
就在事件僵持到了年底,琉球整个国家都已经被日本牢牢控制的时候,李鸿章收到了大明洋务司主事伍崇曜私人汇来的一笔钱。
这笔钱不大,不但不大,而且离奇的小。
只有八文钱。
这是通过日升昌票号汇来的,光是汇水(汇费)就高达十两,却只汇八文钱,这显然不是钱的问题了。
李鸿章不由疑惑大明洋务司的大臣给他八文钱是什么意思。
“八文钱能买什么?”
他不由奇怪的问他的幕僚。
幕僚思忖了一番道:“一个鸡蛋?”
李鸿章突然想到什么一样问道:“钱是从哪里汇来的?”
“上海!”
“给我查查,八文钱在上海能买到什么?”
满清已经失去了上海,但是总理衙门的触角还能伸到这里,不需要动用官府的力量,那些在上海经营的商铺、票号把这事就给办了。
很快就拿出了一份清单:
八文钱在上海能买到一个鸡蛋,两缕花线,三颗钉子,以及一份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