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节 给个甜枣(第 3/4 页)
列威廉胸膛起伏着,但还真的不敢说战争,他没有这个权力。
朱敬伦冷冷道:“我觉得我们现在应该谈一谈贸易章程的问题了,就算你们跟我们的朝廷完成了换约,但是这里是广東,这里有一些特殊的情况,我想一份章程才会持久的保证我们双方的利益。还有我记得你们一直希望能参观我们的茶园,这件事我考虑过了,我认为拒绝美国朋友的这个要求,实在是不够大度,你们现在还有兴趣参观茶园吗?”
上回朱敬伦拒绝美国商人参观茶园,主要是不想引起麻烦,可他们私自去了,引起了更大的麻烦。
但现在这一切都不是麻烦了,他可以带美国人去参观茶园,他也想听听美国人的建议,在做生意的问题上,朱敬伦一直很信服美国人的开创能力的。
列威廉神色复杂,不知道是不是在考虑这些问题。
朱敬伦知道他还不够冷静,做不出理智的决定,摆摆手:“送客。”
列威廉回去考虑了一夜,他觉得还是不能跟中国关系破裂,要是真的因为这件事促成两国战争的话,刚刚完成的换约也就没有意义了。
但是即便是换约了,列威廉依然不敢太放心满清朝廷的信誉,他也相信朱敬伦说的,没有收到他们朝廷的通知。因为就在北激ng的时候,他就从俄国使者哪里得知了一些不好的消息,俄国人换约比他完成的还早,但是俄国人此时都还没有得到条约中规定的权力。
《中俄天珒条约》规定的一些口岸中国官员并没有开放,俄国人说换约完成就该开放,中国官员第一次说延后四个月,第二次又说等英法等国都完成换约之后在执行。
俄国人的遭遇让列威廉感觉到这份条约可能根本就无法保障他们的权力,要知道第一次鸦爿战争后的南京条约,就一直都没有很好的执行,英国人始终就没有能够进入广州,福州也是到了1853年,各国才做成了第一笔生意。
相比毫无信誉的满清朝廷,列威廉必须承认,尽管朱敬伦这个新安地方官也不够友好,可是他的信誉还可以,跟英法签订的章程一直在执行,同时也比较欢迎各国前来贸易,此人现在已经成了洋人圈中公认的,比较容易沟通的中国官员。
那么如果朱敬伦愿意跟美国谈判,并且达成一份类似英法的章程的话,那对美国是绝对有好处的,同时这次的炮击军舰事件,如果不能用战争的方式解决,还是得要谈判的,所以第二天他就决定该谈的还得谈。
当然他也将这件事写成报告,向国内做了汇报,总统和国会如何决定之后再说,尽管觉得屈辱,但是能借助这一次事件,跟朱敬伦直接展开谈判的话,他相信能够取得一些成果,如果换做其他中国官员,哪怕是朱敬伦的手下,他也觉得没法沟通。
于是第二天一早,他就向新安衙门递交了照会,要求就美国与广東地方冲突问题,进行正式谈判。
朱敬伦很快就回函同意了,并且派人来跟他商定时间。
当然是越快越好,下午他就被请到了新安衙门,带着几个同样受伤的秘书和翻译,跟朱敬伦开始展开谈判。
美国人提出了三条要求: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