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九节 中国的世界政策(第 2/3 页)
这时候中国的外交人员突然发现,这么多年来中国竟然没有一个自己的外交战略,所有的一切政策,都只是对外界局势的被动反应,从来没试图主导过这种大局。
维护国家安全和扩张经济利益,这两项基本原则他是从西方学到了,但一切政策都只是根据这些基本原则在被动调整,从来没有主动制定过任何大方针,大政策,这跟现在的大国地位太不相符了。
这是一种大国通病,大国往往不太在意主导一切,因为他们本身就是一个世界,他们站在哪里,一举一动就是世界大势的一部分,在中国大多数时间,国家力量能投射的范围内,可以说中国本身几乎就是他所能看到的世界,所以他不需要去规划什么。
在这一时期,开发内部空间,就足够国家的发展了。
同样的例子是美国,在美国完成西部拓展之前,他们几乎没有美洲之外扩张过,当他们完成西进运动之后,马上就从西班牙手里抢了菲律宾。
大国之中这种国家大战略维持比较好的,其实是俄国,这点跟他们粗苯的外表不相符,他们对外扩张的战略维持了数百年,所以才造就了一个最大的帝国。
没有人的成功是侥幸的,日本从维新开始,就有向外扩张的政策,就把主要目标对准了朝鲜,不能说他们错了,因为这是他们从一个小岛国发展成一个大帝国必须的突破,只是他们失败了,所以他们做的都是错的,如果他们成功了呢?歌颂他们的人多的是。
历史上,中国人自然观念中,中国就是世界,这种观念构成了中国独特的世界观,称为天下观。
很明显,在这个时代,中国并不是世界,只是世界的一部分,还是比较边缘的一部分。
朱敬伦的问题让大家深思,深思之后是激烈的讨论,讨论的结果就是新的政策。
世界通用的外交原则永远是,第一维护国家安全,第二扩张国家利益。
但是之前他们缺乏一个目标,一个基于两大原则的目标。
基于这两大目标,日本选择富国强兵,选择侵略朝鲜。英国选择海军优先,选择建立殖民帝国。德国步英国后尘,也发展海陆军力量,扩张殖民地。法国选择拉拢俄国,扩张殖民地。俄国选择是在陆地上扩张。
这些已经十分明确的国家政策,让中国洋务司官员深受启发,但又让他们很矛盾。
他们赫然发现,中国的现状并不如他们想象的那么好,因为中国的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在方向上严重不一致。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