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七百九十五节 璀璨的手工艺品(第 2/3 页)

    很显然折扇明朝时候还向日本进口,而传入中国后,中国工匠马上将本国的各种其他技艺融合进入其中,制造出比日本更好,跟精致的扇子,之后畅销全世界。

    与扇子的技艺一样的,还有一大批的其他工艺品,丝竹编织物,手工纺织品,各种木雕石雕,高达数百种,每年出口额高达上亿两。

    历史上,清末时代的一些欧洲人,甚至有这样的忧虑,他们认为中国和印度的手工业品会冲垮欧洲的工业,卡内基就很担心中印的手工业品会摧毁欧洲的工业文明。

    这种忧虑其实很可笑,但当时的人看到他们的工业品始终无法彻底击败两国的手工品,印度在高端棉布上,中国在大批日用品上,都是用本国手工产品,不仅性能上更有独特性,甚至连价格都更低,这才是欧洲人忧虑。

    中国手工产品是什么时候走向末路的?甚至一度让国人陌生,乃至崇拜别国的工匠?

    准确来讲是新中国后。

    新中国的建立,打碎了许多东西,有腐朽的糟粕,也有传承的精粹。

    手工艺品就是在新中国之后消失的,殊为可惜。

    是共和国有意打击手工成产吗?也不是。虽然新中国时代的政治意识,是一种偏激的崇拜大工业的意识,但在手工业上,却真的没有刻意打击。手工业品和手工工匠的消亡,只能说是一种遗憾。

    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个是新中国摧毁了旧有的权力阶层和富人阶层,权贵没有了,连普通的地主、资本家也被打倒了,让手工匠人失去了客户,再也没有办法通过手艺吃饭的渠道,必然消亡。第二个原因,也可能是最主要的原因,则是新中国对手工业的改造。

    新中国对手工业的改造,并不是为了消灭手工业,恰恰相反,当时急需要外汇的国家,是大力支持能够创汇的产业的。看到某些深受外国人喜欢的手工艺品,国家是大力支持,在各地都创办了一大批工艺品厂,不但不消灭这些手艺,反而用大工业的方式,扩大生产。

    可问题就出在这种工艺品厂上了,初衷是好的,改造手工业创汇也好,扩大规模也好,怎么看也不至于让手工艺消失。但事实是,这些工艺品厂在经营过最初的一段时间之后,往往都陷入了困境,出口卖不动了,外国人不喜欢了。然后国家关闭工艺品厂,原来的手艺人重新安置,成了其他行业的工人,一门手艺也就慢慢消失了。

    问题到底出在了哪里,西方工匠在工业革命之后,也引入机器生产,可他们的产品还是手工艺品,他们依然可以活的很好,受到全世界的追捧,而中国的手工作坊变成了工艺品厂之后,却倒闭了,手艺消失了。

    简单的归结为体制问题,是不负责任的。

    朱敬伦很清楚,最大的问题是,那种政府管理的工艺品厂,让手工工匠脱离了市场,远离了他们的客户,他们不需要,也没有心思,又没有信息,去适应市场,用他们的手艺,生产各种各样独特的产品,比如日本的折扇到了中国,中国工匠不用纸做,改用丝绸,改用象牙,改用贝壳,做的比日本的折扇还要好。可一旦手工作坊变成了工艺品厂,手工工匠变成了工人阶级,他们的产品还在,大规模生产一阵后,没有了市场,他们又没有了重新设计新产品的必要,那么产品倒了,手艺也就丢了。

    可以说中国手工艺品和手工工匠的消失,主要原因是让匠人脱离了市场和客户,等于让手工匠人失去了灵魂,也就是失去了匠心。

    朱敬伦是很喜欢这些手工艺品的,不是他讲究奢侈和品位,而是他的老旧思想,十分喜欢这种通过自己的手艺养活自己的生活方式。

    所以他历来都很保护这些匠人,哪怕跟太平天国和满清打仗,他都不忘保护手工艺人,比如从天京将大批的江南工匠带回了大明,从北亰将大批的清宫造办处的工匠带回了大明。

    虽说有掳人之嫌,目的是为了保护他们,在战争平息之后,是允许他们自由离去的。

    许多北亰的工匠就在太平之后走了,但大多数的太平天国工匠是留了下来的。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割鹿记 别叫我恶魔 红色莫斯科 元始法则 重生都市仙帝 怪谈游戏设计师 重生2011,二本捡漏985 苟成圣人,仙官召我养马 他比我懂宝可梦 东晋北府一丘八 退下,让朕来 那就让她们献上忠诚吧! 寒门宰相 我对念能力超有兴趣 别再催眠我了,反派皇女! 我在修仙界万古长青 星空职业者 全职剑修 精灵,谁让他做道馆馆主的 柯南里的克学调查员
最多阅读 我有一座恐怖屋 穿书自救指南 嘘,国王在冬眠 母亲 剑名不奈何 是心跳说谎 一念神魔 看鸟吗哥 主角是邢棒芳华夫人 夺嫡叶娇李策 宝莲灯之风流猎艳 邢棒穿越皇宫一名假太监芳华夫人完整版 安徒生童话 疾风吻玫瑰 惊落晚秋 心给他,钱给我 隔壁机长大叔是饿狼 地狱公寓 我的锦衣卫大人 感化主角失败以后[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