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七百四十节 北伐的地缘顾虑(第 2/3 页)

    他们开始从明末汉人士大夫的文字中得到心灵的呼应和传承,同时历史的责任感让他们开始觉醒强烈的民族意识。

    很多年轻的读书人读完《扬州十日记》和《嘉定屠城记》这类书籍之后,都会记述自己的心情,“读此记毕,泣下数行”,许多情感丰富的年轻读书人,读完这些东西,真的是义愤填膺,真的是悲伤流涕。

    很多人深刻的意识到,“原料汉人做了二百年的满人奴隶,与元朝没啥区别”,心中再也没有了传统老夫子坚持的那种“本朝有恩于百姓”的论调,传统文人认为清朝有恩与百姓的依据主要是满清一统天下,还百姓一个太平,他们是不认可李自成、张献忠这种反贼的,所以剿灭了反贼的满清,一是给了百姓太平,二是给明朝报了仇,是有恩于百姓,有恩于中国的。

    可传统士大夫的观念,在新一代民族主义读书人这里遇到了挑战,他们告诉年轻人说清朝有恩于百姓,年轻人则拿出清朝屠杀来说事,认为清朝跟文人普遍不认同的元朝一样,都是刻薄寡恩,视汉人为奴隶的国家。

    受到西方人权观念影响的最新派的人物,尤其排斥这种屠杀行为,不但拿出《扬州十日记》和《嘉定屠城记》这样的书籍说理,还考证了满清沿海迁界时候屠杀的汉人,声称自古就无一个国家,会将本国百姓强行驱离故土,不从者诛杀殆尽。

    不管是因历史激发而形成的民族主义,还是从西方吸收的民族国家意识,这两种民族主意都有一个要求,那就是排满,排满的手段只有一个,那就是北伐。传统文人只要是摆正了大明国民心态的,也都要求北伐,一统天下。

    所以大明的北伐呼声这些年始终很高,是一种朝野共识,一种各个阶层的共识。

    但就像赫德说的那样,英国人不愿意看到大明势力进入长江,他们始终在上海保持军事存在,与其说是阻挡俄国南下,不如说是防备大明北上。

    可以说,一旦大明开始北伐,英国肯定会有所行动。但这不是大明始终没有进行北伐的原因,因为朱敬伦很清楚,英国人肯定阻止,但他们也肯定不会冒着开战的风险,介入到大陆战争之中。他们的做法最多是给予满清政府财政和军事援助,海军进行一定的威慑,最严重了不起封锁大明海岸线。

    普鲁士统一德国这种近在咫尺的地缘变动英国都没有干预,更何况远在东方万里之遥的中国。

    所以大明,或者说朱敬伦的担忧,另有其他原因。

    担心杀戮过重,民族元气伤损太大是一个原因,地政缘治则是最大的原因。

    大明建国十年,也就是1875年之前,是没有能力一统全国的,没有必备的人力储备,没有相应的外部条件,所以就没有北伐的计划。

    建国十年以后,国内国际形势发生了变化,太平天国恢复了元气,北伐就要先灭太平天国,再灭湘淮集团,最后灭亡满清,牵扯过大;俄国势力入侵,进入了新疆,英国则开始向西藏一带渗透,英俄大博弈将中国地区卷了进来,此时北伐,后果难料。

    建国二十年后,太平军覆亡,国内北伐条件成熟;可是国际上列强瓜分世界形成热潮,大明的政策是向海外扩张,环太平洋打造华人贸易网,建立大明利益链,在太平洋扩张殖民地,同时遭遇了一次北方的饥荒,错过了北伐的最佳时机。

    但之后还是有机会的,明法战争都不是阻碍,趁着战争胜利的余威,一鼓作气北伐,恐怕是最好的机会,因为此时恰逢曾国藩和左宗棠向后离世,满清最为空虚的时候。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苟成圣人,仙官召我养马 元始法则 他比我懂宝可梦 别叫我恶魔 全职剑修 重生都市仙帝 割鹿记 红色莫斯科 怪谈游戏设计师 重生2011,二本捡漏985 东晋北府一丘八 退下,让朕来 那就让她们献上忠诚吧! 寒门宰相 我对念能力超有兴趣 别再催眠我了,反派皇女! 我在修仙界万古长青 星空职业者 精灵,谁让他做道馆馆主的 柯南里的克学调查员
最多阅读 我有一座恐怖屋 穿书自救指南 嘘,国王在冬眠 母亲 剑名不奈何 是心跳说谎 一念神魔 看鸟吗哥 主角是邢棒芳华夫人 夺嫡叶娇李策 宝莲灯之风流猎艳 邢棒穿越皇宫一名假太监芳华夫人完整版 安徒生童话 疾风吻玫瑰 惊落晚秋 心给他,钱给我 隔壁机长大叔是饿狼 地狱公寓 我的锦衣卫大人 感化主角失败以后[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