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六百八十六节 大明第一客卿(第 1/3 页)

    作为皇帝,竟然还需要跟臣子进行这种内斗,朱敬伦感到自己很失败。

    他追溯历史,想要得到一个答案。

    他现,在秦代之前的历史上,从来还没出现过君相之争,朝堂上争斗最严重的,无非是将相之争,从没有生哪个国家的内政混乱,是因为皇帝跟丞相之间的冲突形成的。

    那时候流行的是拜相、拜将,君主将内政全权委托给丞相,垂拱而治,也不担心会生什么谋朝篡位的事情。燕国的丞相子之倒是想坏了规矩,诱导燕王哙禅让君位给他,然后就爆了子之之乱,最后齐国、中山国联合干涉,攻破了燕国都城,将子之剁成了肉泥。

    也有成功的例子,齐国田氏取代了姜氏,赵魏韩三家瓜分了晋国。但这些都还属于是权贵之间的倾轧,纯粹的文官集团尚未形成。相权往往把持在高等贵族的手里。

    直到商鞅变法,改变了权贵把持朝政的传统,一大批底层士族,甚至平民,获得了晋升的渠道,通过激底层士族的士气,秦国政权得到了爆炸性的力量,一统天下,同时也终结了一千五百多年的中国古典贵族统治。

    打破了思想禁锢的老百姓,才能说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种雄音,又通过这种方式葬送了秦国,实现了拔剑者死于剑下的箴言。

    秦汉时期还能勉强保住权贵政治,新的贵族依然在政治上有巨大的优势,虽然屡屡有强势君主破格提拔平民的事情,但垄断文化传承的贵族和大宗族天然控制了权位,到了曹操时代,为了笼络完全取代了先秦贵族集团的大宗族势力,出台了九品中正制制度,给天下宗族划分等级,按照品级让这些宗族势力瓜分国家官职。

    这段时期,政治倾轧变成了皇权跟大家族之间进行,司马氏取代曹氏,东晋门阀政治,都是这种表现。

    传统意义上的君相之争,以及君相之争背后反应的官僚集团和皇权的权力斗争依然没有形成。

    唐朝奠定了科举制度,从此底层文人开始取得规范性的上升渠道,可以通过科举晋升,唐太宗盛赞这种制度,得意洋洋的表示,“天下英雄尽入吾毂中”。

    科举制度爆的力量,彻底让文官集团形成,武则天夫妇利益文官集团,彻底剪除了长孙无忌为代表的关陇贵族集团,从此门阀政治彻底终结。

    到了宋代,科举制度完全成熟,从此政治彻底变成了皇权和官僚集团博弈的结果。

    宋神宗时期,想要变法,与大臣议事,神宗说:“更张法制,於士大夫诚多不悦,然於百姓何所不便?”名臣文彦博回答:“为与士大夫治天下,非与百姓治天下也。”文官可以当着皇帝的面说皇帝是与士大夫共治天下,这代表着皇权与官僚集团政治平衡的形成。

    但唐朝时候士大夫刚刚形成,宋代的时候,士大夫以初升之势,压过皇权一头,都形成了某种平衡,到了明代,朱元璋不愿意看到宋代君权衰弱的现象,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宰相制度,结果没有形成皇帝专权的现象,反而让文官集团和皇权之间的平衡打破,皇权与官僚集团之间的权力斗争格外激烈,层出不穷的党争就是这种现象的体现。

    到了清代,通过杀戮,从关外进来的满清权贵集团,彻底撕碎了文人士大夫的荣誉感,失去了气节的文人,从此以奴仆的姿态服务于皇权,在满清的政治语境中,“皇帝圣裁独断”这样的语言,竟然带有了褒义味道,而在宋明时期,这代表着皇帝的昏庸,听不进谏言。

    不得不说,尽管清代的文人士大夫开始向奴仆化展,但奠定了皇权至上的原则,事实上清代的政治,是比明代要稳定的,没达到君权跟相权能够斗争的程度。

    -->>(第 1/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割鹿记 那就让她们献上忠诚吧! 怪谈游戏设计师 苟成圣人,仙官召我养马 重生2011,二本捡漏985 红色莫斯科 别叫我恶魔 重生都市仙帝 东晋北府一丘八 元始法则 他比我懂宝可梦 全职剑修 退下,让朕来 寒门宰相 我对念能力超有兴趣 别再催眠我了,反派皇女! 我在修仙界万古长青 星空职业者 精灵,谁让他做道馆馆主的 柯南里的克学调查员
最多阅读 我有一座恐怖屋 着迷 母亲 穿书自救指南 安徒生童话 宝莲灯之风流猎艳 你结婚我劫婚 尸香美人 主角是邢棒芳华夫人 陈启林苏荷 夺嫡叶娇李策 惊落晚秋 我的锦衣卫大人 看鸟吗哥 疾风吻玫瑰 感化主角失败以后[穿书] 顶级猎食者 隔壁机长大叔是饿狼 羊皮卷 从柯南开始重新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