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三百四十四节 定国号和出兵(第 1/3 页)

    檄文只是第一件事,方山跟陈芝廷和伍崇曜分工明确,伍崇曜对洋人,陈芝廷对内政,关于此次登基大典则由他全权负责。ΔΔ

    方山在礼仪上是懂一些的,不然也没法给人看风水,但是却也只是一个半吊子,他很有自知之明,至少在怎么筹备登基国礼这样的大礼上,他还玩不转,但是他会请人,他找的是满清前太常寺少卿龙元喜。

    英法联军占领广州期间,是龙元喜最风光的时候,组织广州团练总局编练了数万团练,但可惜咸丰不信任团练,广州城收复之后,先后就裁撤了一大半团练,最后所有团练让李福泰带着去广西剿匪了,龙元喜领了一点有名无实的赏赐,依然给打回家乡顺德大良去了。

    当时龙元喜就再三希望能保留团练,就是因为对仕途不死心,因此在方山找上他时,他不像一般的老夫子一样避嫌,怕招惹麻烦,而是非常积极的帮方山筹谋。

    在龙元喜的邀请下,又来了一批老夫子,众人制定章程,事情一件一件办,他们认为最要紧的是定国号,可是在这个问题上,意见始终无法一致。

    中国历代王朝的国号都不是随便定的,而是有一定的原则,都讲究一个传承关系,从春秋时期开始,这个传统绵延了很长时间,比如统一天下的秦王朝,最初是周天子分封的伯爵,名号叫做秦,因此史书上称呼秦国君王为秦伯,秦国一统天下后,自然就是秦朝。

    第二个统一王朝,刘邦的汉王是楚霸王项羽封的,也有追溯性。之后的魏晋,曹魏是傀儡汉献帝封的魏国公,司马家是魏国封的晋王;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也是先有前朝北周封的随国公;唐朝李渊是隋朝封的唐国公;宋朝赵匡胤是宋州节度使。

    这个官吏持续了两千多年,到了蒙古人手里才被打破,蒙古人第一不认同汉人的这种习惯,第二也实在是找不到依据,宋朝可没封蒙古人做过什么官。蒙古中断惯例之后,到了明朝又重拾了回来,朱元璋最先称王是吴王,后来控制了小明王韩林儿,之所以建国大明,当时的人就认为是“国号大明,承林儿小明号也”。

    到了清朝,这个惯例再次被打破,满清统治者也在给自己找传承,他们跟蒙古人一样,没什么根基,努尔哈赤时代是“金”,号称是宋金时期的金朝继承者,到了皇太极时代,他直接定了一个“清”的国号,没人知道什么原因,也没人知道什么来源。

    老夫子们,认为现在的朱敬伦也应该遵循这个传承原则,朱敬伦的官是清廷封的,正式官职是“广肇罗道道台”,因此应该仿宋朝旧历,以“广”字为年好,但是“大广国”,让人听着就别扭。

    宋朝的宋字,是古代就有的国号,可以追溯到周天子,也是宋朝叫宋的原因之一,明朝的大明虽然根基不甚,可是历代明朝皇帝分封诸王的时候,无不是以周、秦、蜀等古国名号分封,就没听过一个“大广国”,怎么听怎么像是农民起义的名号,跟什么大西国,大顺国,大洪国,大成国是一个德性,实在是不符合老夫子们的审美观。

    又有人说,不如用地名,宋州节度使是一个官名,宋州可是一个抵命,唐国公是一个爵位,唐国本身代表的是地方,朱元璋最开始做过吴王,因为在吴地称王所致,既然朱皇上(敬伦)是在广東建立基业的,不如叫粤国。

    广東人在明清时期可没什么文化自豪感,凡事必提中原云云,可不是后世粤语歌横行的时代,因此保守的老夫子依然觉得这个名字不好听,粤国一听就没什么根基。

    说道根基,有人提出,广東历史上也是有过古国的,比如最早可退追溯到秦将赵佗建立的南越国,另外可以追溯到五代十国时期的南汉国。

    -->>(第 1/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割鹿记 元始法则 苟成圣人,仙官召我养马 红色莫斯科 东晋北府一丘八 他比我懂宝可梦 退下,让朕来 别叫我恶魔 重生都市仙帝 重生2011,二本捡漏985 怪谈游戏设计师 全职剑修 那就让她们献上忠诚吧! 寒门宰相 我对念能力超有兴趣 别再催眠我了,反派皇女! 我在修仙界万古长青 星空职业者 精灵,谁让他做道馆馆主的 柯南里的克学调查员
最多阅读 着迷 我有一座恐怖屋 穿书自救指南 顶级猎食者 安徒生童话 感化主角失败以后[穿书] 宝莲灯之风流猎艳 主角是邢棒芳华夫人 尸香美人 隔壁机长大叔是饿狼 夺嫡叶娇李策 嘘,国王在冬眠 女将军和长公主 我的锦衣卫大人 惊落晚秋 陈启林苏荷 我亲爱的法医小姐 官场生存手册:权力征途 夜夜吻叶柠谢聿礼 看鸟吗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