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大旱之年(第 3/3 页)

    寇准说道:“不想高相拥有飞鸿之志,吾皇朝堂之上正缺高相这般人才,高相若是愿意,在下可代为引见。”

    高正斯说道:“开国功臣正是吾辈毕生所愿。”

    ………

    ………

    李明轩神色沉重,眉头紧蹙,如今已经是六月末了,比起往年今年实在是太过酷热。此时他走在皇宫之中,虽然没外宫外蝉鸣声让人心浮气躁,但迎面吹来的穿堂风竟然都是热哄哄的。

    天上的一点云翳都不见,热辣辣的阳光毫无遮挡的直晒到地面上,从殿阁顶上的琉璃瓦反射下了的阳光,眩得两眼发花。

    前几天吕馀庆替宋帝去东郊祈雨显然又是白费了功夫。

    今年气候干旱。尤其是宋国西北秦凤路和关中、河东,都接连上报旱情,这已经包含如今宋国近三分之一的国土。

    中原一带旱情同样严重,今冬就没怎么下雪,幸好春天的几场透雨让地里的庄稼不至于绝收。不过夏收之后,雨水又没了,两个月滴雨未见,莫说很多湖泊干得底朝天,就是黄河水也缩减的能够看到河对面人长什么样,且最深处已经低得只有三尺余。

    本来是要休养生息,囤积武备,现在看来国库不但不增,为了不让受灾百姓死得太多,多半还要拿出一些粮食。

    所以,刚刚经历裂国之痛的宋国朝廷为此事又一个个愁得不行。赵德昭已经摔碎了不少东西,若非是皇后李思烟怀了龙子,且赵德昭很听皇后的话,不知道又杖毙了多少太监宫女。唯一可以庆幸的,就是夏粮早就收入仓中,且江淮之地和川蜀乃大丰之年,否则朝廷连年中原、关中和河北发生饥荒时救灾的粮食都拿不出来。就这种情况之下赵德昭甚至都数次疯狂的提出要发兵南下,收回江南。若非是李明轩、吕馀庆和李继勋等人苦苦劝阻,宋国顷刻之间便有亡国之危。

    为了让可能发生的旱灾规模尽可能小一些,在李明轩的建议之下,昨日赵德昭接连下诏:‘凡河上诸水硙、碾、碓有妨灌溉民田者,以违制论,官司纵容亦如之’,为了灌溉田地,一点水都不能再浪费了,连水力驱动的石磨。碾子和水碓都不给使用。否则就是违制——违逆圣旨,这个罪名可足够重了——而且官员若是纵容不理,亦是同罪。

    同时,为了让汴河保持通航,汴口两月内开放了六次,涌进来的黄河水不仅让汴河水位恢复到五尺定深,同时涌进来的泥沙,也顺便将河口到开封的这一段河床又抬高了近半尺。汴河中行驶的纲船竟比两岸的屋顶高,这屋上行船的情况越发的变得严重。

    汴河还是小事,只要加高堤坝,保持通航,就不会有太大问题。最让人的头疼的,就是旱灾之后的灾情。自古以来,旱灾往往与蝗灾同时发生,夏季大旱,秋天多半会有蝗灾。就算今年没有,来年也必会发生。到那个时候,饥荒恐怕就难免了,而宋国上下常平仓中的粮食被几次大战消耗之后,压根还没有补上。

    京城附近的京东和京西两路还好,因为靠着京城,常平仓的情况由他李明轩直接掌握,每过几天便派人去检查一次,至少要能够保证京城粮食的稳定供给,否则连京师都缺粮,若是再出现饥荒,先不说救灾的问题,人心就乱了。

    只是西北秦凤路、永兴军路和与河东路就麻烦了,这两年来为对抗祥符国,西北边军增兵十万,粮草全靠这三路提供,且打了数次大仗,使得这三路官仓消耗一空,本来想着依靠这次秋收填补,谁知道这两路都出现了旱灾。

    正心情沉重的思忖着,李明轩脚步一停,已经到了崇政殿的殿门前,让阁门官入内禀报了,赵德昭立刻便召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近更新 刚准备高考,离婚逆袭系统来了 华娱从男模开始 我在直播间窥探天机 重燃青葱时代 港片:你洪兴仔,慈善大王什么鬼 讨逆 盖世神医 舔狗反派只想苟,女主不按套路走! 牧者密续 那年花开1981 1987我的年代 修罗剑神 混沌天帝诀 1979黄金时代 大国军垦 至尊战王 巅峰学霸 女总裁的全能兵王 国潮1980 超级修真弃少
最多阅读 攻略病娇男配的正确方法 刺青 攻玉 上瘾 仵作惊华 顶级诱捕公式 甜妻 文物不好惹 白色口哨 雪意和五点钟 敬山水 漂亮朋友 理我一下 小蘑菇 洞房前还有遗言吗 娇瘾 猫咪的玫瑰 杀死那个白月光 天之下 神颜主播又封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