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8章 “利”与“害”(第 4/4 页)
蔡氏遭遇襄阳众家族全方位激烈抵制,除族人被打被杀之外,蔡氏生意受到其他家族联手打压,出仕子弟受到同僚排挤,求学学子被礼送回家,还有很多公众场合拒绝蔡氏族人进入……
所有报复,都落到蔡氏族人身上,族人自然对蔡瑁不满。
当然,即便在家族内部,蔡瑁也死活没敢承认,那两件坏事跟他有关。
一旦承认,他的家主之位肯定不保。
也正是因为他没有承认,其父蔡讽在族中又有很大声望,最终才没有更换家主。最终蔡讽亲自出面请官府作见证人,蔡瑁对外公开立誓,襄阳各家族才勉强接受,事件逐渐平息。
当时若有证据证明两起公案与蔡氏有关,蔡氏很难全身而退。
不仅蔡氏难以脱身,武陵寇也会有大麻烦。
武陵寇是流寇,为财进攻燕家庄是流寇本分(虽然武陵寇很少尽本分),可如果武陵寇进攻燕家庄是受蔡氏指使,性质完全不同,家族与流寇勾结,或许历朝历代都有人暗地里做,但明面上绝对不被允许。
一旦有人公然逾越红线,末日也就不远了。
武陵寇也不例外。
武陵寇逍遥这么多年,不是地方官府没有能力剿灭他们,而是嫌麻烦,剿匪要拿命去拼,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可是,如果有证据证明武陵寇和蔡氏勾结,官府想继续装傻都不行了,不把武陵寇剿灭,小心官位不稳。
再看逐鹿领被武陵寇屡次进犯。
现在看来,武陵寇盯上逐鹿领,很可能是因为燕姬。
蔡瑁指使曹寅攻打逐鹿领,也很可能是因为燕姬。
燕姬只是一名没落家族的孤女,女子地位不高,即便燕氏有不得了的家族利益,按照家族惯例,燕姬没资格知晓这些事情。况且燕家庄遇袭时事出突然,其他家族援军赶到时,燕家庄并没有被全面攻破,燕氏家主临时将秘密告诉燕姬,可能性同样不大。
蔡瑁和武陵寇不放过燕姬,不是因为利益。
刚才赵部说过,世家豪族行事,有两个字贯穿始终:利害。
这句话提醒了鱼不智。
既然蔡氏不放过燕姬,不为“利”,难道为“害”?
有没有可能是燕姬掌握了某些讯息,让蔡氏和武陵寇都感觉到威胁?
譬如说,能证明蔡氏和武陵寇勾结的证据!
从时间上看,徐母首次遇见燕姬时,距燕家庄被袭击没多久,而那个时候蔡氏应该已经在襄阳成了过街老鼠,狼狈不堪。如果燕姬手上有证据,不仅蔡瑁立刻完蛋,武陵寇也很可能跟着陪葬。
关系到生死存亡,不容他们不尽心。
尽管事情已过去几年,可一旦证据曝出,其杀伤力仍然不会逊色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