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6章 河北乱局(第 3/4 页)
张燕大怒,派特使紧急赶往渤海郡周边,严令涉事黑山部首不得挑事。那几位部首声泪俱下,坚称两次都是渤海军惹事,从很多细节看,渤海军的行动蓄谋已久,有意为之,黑山军是被迫应战。
张燕先是不信,以为部首们在推诿。
等到第三次冲突爆发,他才琢磨出一些味道。
渤海军的确是在故意挑事,想阻止谈判很快出结果,因为黑山军施压,韩馥恢复了对袁绍的资助,袁绍不希望饭票很快过期,所以频频挑起事端;每次冲突规模都不是很大,既不足以挑起全面战争,又能制造前方紧张对峙的危险局面,阻碍大家达成协议,这正是袁绍的高明之处。
说到底,继续对峙最符合袁绍的利益。
张燕不动声色,派人提醒韩馥。
韩馥其实心中早已生疑,只是苦于没有证据。张燕的提醒,验证了他的怀疑,让真相大白于天下。
为避免落入袁绍算计,深陷泥淖不能自拔,韩馥和张燕私下达成协议:黑山军立刻从对峙区域撤离,作为回报,冀州府为黑山提供一批返程粮草,给黑山军一个台阶,能够相对体面地撤退。
黑山军一声不吭从渤海边境撤离,袁绍扼腕长叹,却无可奈何。
黑山军退走后,冀州府警报解除,韩馥势必继续找渤海汰守府麻烦。
袁绍当然不甘心重新陷入被动,主动出击。
渤海军秘密离境,伏击撤退的黑山军,这次出手不比前几次小打小闹,渤海军几乎倾巢而出,据说还有某个领地部队助阵。黑山军某部猝不及防,陷入重重包围,虽然附近的黑山军闻讯后立刻赶来救援,迫使渤海军退走,但中伏的黑山军伤亡过半,损失极其惨重。
消息传出后,黑山军各部暴怒,后撤的军队纷纷向渤海郡附近集结。
张燕明知是袁绍想搅局,乱中渔利,不应该被袁绍牵着鼻子走,但发生这样的事情,张燕若强制各部后撤,很可能激起兵变。张燕虽忧心忡忡,也不敢轻举妄动,只是派人暗中联络那些与他比较亲近的部首,谨慎行事。
黑山军去而复返,最生气的人莫过于韩馥。
他知道袁绍故意捣蛋,想利用黑山军碰瓷,但韩馥有苦说不出。
他拉袁绍共同抵抗黑山军,后来与张燕私下达成退兵协议,虽说是因为发现袁绍故意搞事情,不得已为之,但这份协议毕竟是私下达成,既没有告诉袁绍,也没有通知派兵入冀州助战的关东诸侯。韩馥心知道义有亏,本希望炮制黑山军主动撤军假象,袁绍突然来一下狠的,彻底激怒黑山军,韩馥恨得牙痒痒,嘴里也不敢有太多抱怨。
不仅不能抱怨,他还必须继续供应袁绍和其它诸侯军粮草。
从外地诸侯军队参战开始,韩馥便完全失去了对局势的掌控。
王匡、鲍信和刘岱,是韩馥与袁绍共邀,如果韩馥这时候暴露私下与黑山军和解,在王匡等人那里是没法交待的。除非韩馥不惜自绝于关东诸侯阵营,否则就只能旗帜鲜明地和大家一起,抱团对抗黑山军。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