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益州动乱(补欠1/10)(第 2/3 页)
在天下众帮助下,鱼不智的经验槽逐渐提升。
就在鱼不智3o级的经验槽还差25%时,益州南部终于爆动乱。
益州南部的动乱,完全是郤俭过分贪婪,横征暴敛。
郤俭上任没多久,整个益州已经被他搞得乌烟瘴气,老百姓苦不堪言。率先在南部地区引爆,是因为郤俭不知益州真实情形,错误判断形势所致。益州南部从未见过象郤俭这样贪婪的家伙,上自地方豪强,下至普通百姓,对沉重的税赋都非常不满。
地方豪强的不满,甚至比普通百姓更大,因为他们需要交更多税。
夷民居多的益南,向来民风剽悍,如果求告无门,他们不惜铤而走险。
所欠缺的,无外乎一根导火索。
导火索终究还是出现了。
益州南部,一家五口死于菜市口的恶**件不断酵。
虽说事件起因是一位青年夷民失手杀死官差,按律杀人偿命,其父亲和兄弟后来劫法场时杀死杀伤多人,被格杀当场也没有什么好说的。但是,青年之所以与官差口角直至斗殴杀人,根本原因还是官府的苛捐杂税过重,让民众无法承受,而遭受这种盘剥的显然不只那一家,而是涉及到几乎所有人。大家有着相似的遭遇和立场,很容易产生共鸣。
那位看到罪犯的母亲,看到丈夫和三个儿子先后死在自己面前,绝望之下愤然撞墙自尽的故事,让无数益州百姓为之同情。
民怨在沸腾。
坚持处死杀人青年的地方官府被妖魔化。
那家夷民所在寨子的头人,则因为当初迫于压力将杀人青年交给官府,成为大家痛斥控诉的对象。那位头人原本是位令人尊敬的长者,地位尊崇,寨中那户人家相当于灭门,老头人心中本就愧疚,再加上被众人同声指责,老头人召集寨中长老们开会。
会场上,头人向长老们解释,当初他为什么同意把杀人青年交出去。
青年杀死公差,触犯律法,若不把他交给官府,试图强行庇护,整座寨子的夷民都可能受到牵连。他交出杀人犯,不是为了自己,是为了大家。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