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章 主谋(第 2/3 页)
抓捕令下,举国振奋。百姓的好奇心被提到了嗓子口,整天眼巴巴地盯着大明宫。只待水落石出那天,皇室公告天下,瞧瞧那主谋是如何个三头六臂的煞神。
六月炎日当头,蝉鸣聒噪。就算才下了场暴雨,乌云都还没散开,热气却一丁点都没凉下来。
御水沟是引自渭河的一条支流,绕宫城一圈,中途经延喜门流入宫闱,又从安福门流出来,由长安东北郊外汇入渭河。
郊外。离御水沟入渭不过半里的地方,长安的繁华却仿佛到此为止。人烟稀少,袤原疏树,夹杂着破旧不堪的茅庐,那都是些鳏寡孤独,乞儿浪民,这些不被长安所接纳的贫民住处。
其中临河的一间破茅庐,夯土墙上挂了一溜新鲜但廉价的草药。住这儿的是个近四十的老妪,略通歧黄,深居简出。
除了那些没钱去医馆而来向她讨药的人,她就再没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这日。茅庐外的大青石上坐了位中年男子,旁边一位仪度威严的男子,正俯身向他行礼。
“皇上,抓捕令已经向天下公告,可不能拖延太久。”
难以想象,中年男子竟是大魏皇帝,李赫。他浑身粗布草履,和贫民打扮无异。不过几个月的变*动,却催生出了他鬓角愈多的白。
李赫微不可查地叹了口气:“国有国法,法不可逾。朕只比你更清楚。但就这几刻……大理寺卿,可否给朕几刻,让朕好好做回一次父亲。”
大理寺卿有些为难地看了眼茅庐内,俯身一揖:“皇上,几刻,只有几刻时间。虽然臣为臣子,然国法不可逾。日落之前,臣将代表大理寺,捉拿逆卢主谋归案。”
李赫点点头,目送大理寺卿离去,他眼眶下的青黑又重了几分。
“罢了罢了,我劝不动他。这苦差事谁愿意谁去!”
忽地,传来声嗔恼的老妪声音。
茅庐的门吱呀声打开,一名满脸污浊,衣衫褴褛的老妪冲出来,毫不客气地对李赫道。
“这小子楞头青!我说得头都疼了,他就铁了心不见你!”
李赫面色从容如昔,反倒对着老妪宽慰地一笑:“他说这长安城棋局如网。能身在局中,还鞋履不湿的人,也就你一个了。所以才避到你这儿来。你都劝不了,谁还能劝?是也不是,凤仙。”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