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5(第 2/3 页)
事隔不久,后周世宗柴荣听闻了常州大捷的消息,心中微感忧怯,加之一些城池久攻不克,不觉萌生退却之意,南唐诸将闻说后,纷纷请战,准备派兵追赶截杀,宋齐丘却说道:“若击之怨益深,不如放他们回去,或者可以就此消解兵灾。”由是命令诸将自守城池,听任周兵过境,于是周师齐集正阳,如此一来,不但寿州之围不可解,还损失掉了淮南的大片土地。
这样的消息对宋齐丘一党实在大为不利,陈觉与李征古私下商议,常州的大捷与滁州的大败,都将使他们不为群臣所容,更何况加上宋齐丘的的错误判断,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宋齐丘完全取代李璟的位置,才能免除后患。
当下两人计议,由李征古游说宋齐丘,谋夺朝政;并由陈觉趁间对李璟透露出宋齐丘已权高盖主,应该以国授之的言辞。
宋齐丘是烈祖一朝的老臣,想当年也是看着烈祖谋篡南吴江山的,想不到如今竟然轮到了自己,他的权势虽然不及当年身在南吴的烈祖,其声望却也相差仿佛,更何况现下他已掌握了朝中大部分的权力,群臣中多有党羽,自忖只要登高一呼,从者定然甚众,权衡之下,竟然同意了他们的说法,剩下的事情,就是要胁迫李璟认同了。
这一日,宋齐丘与李征古、陈觉三人同时进宫,面见皇帝时,也刻意打量了一下周遭的境况,此时除了李璟之外,坐在下首的是六皇子从嘉,以及中书舍人陈乔,他们手中各自握着一卷书册,好似正在谈讲史书。见宋齐丘三人进入,品级最低的陈乔率先站了起来。
陈觉等人想道:从嘉虽是皇子,但性格文弱,并不足虑。而陈乔与宋齐丘交情不错,想来也不会坏事。当下三人对望一眼,陈觉率先发话,道:“陛下当初因国家危难,而召宋公入朝,如今后周已经撤军,也该论功封赏了吧。”
他说话的口气并不客气,李璟抬起头来,凝然看向他,问道:“你们要朕封赏什么?”
陈觉呵呵一笑,说道:“宋公救国家于艰危之中,陛下便该以国委任宋公才是。”
李璟愣怔了片刻,忽然看向宋齐丘,说道:“这是他们的意思,还是宋公你的意思?”宋齐丘笑笑,不慌不忙的拿出一个卷轴,交到李璟手上,并示意他展开来看,淡淡道:“既不是他们的意思,也不是我自己的意思,这是大家的意思。”
那卷轴上面写的是要求禅位于宋齐丘的文书,其下密密麻麻的签着许多名字,大多是宋齐丘的党羽,李璟还未看完,已经勃然大怒,“啪”地一声,将文书掷在地上,沉声道:“你是要逼朕禅位?这许多年来,朕可没有对不起你们的地方。”
宋齐丘见他动怒,反而心中更加笃定,慢慢道:“陛下也不必生气,臣如此做,不过是有样学样罢了,当年烈祖是如何对待南吴皇帝的,陛下也都看在眼里的,老臣可没有如此对待陛下吧?”
提到南吴睿帝杨溥,李璟心底便泛起一丝冷意,的确如宋齐丘所说,为了逼迫杨溥退位,当年李璟父子对待他的手段,可以说是无所不用其极,使得杨溥不论身体还是精神都衰弱不堪。
李璟忽然有种“请君入瓮”般的痛苦与难堪,再低头看着文书上排列满满的名字,那些深浅不一,墨色各有浓淡的笔迹,忽然都如苍蝇般飞起,在他耳边心上盘旋,嘤嘤翁翁的,绞得人心也乱了。
他凄然回头,对呆看着这一切的陈乔说道:“就如宋齐丘所说,你去草诏吧。”
陈乔一怔,连忙站起来说道:“陛下,万万不可!”与此同时,从嘉也疾步走过来道:“父皇,请三思而行!”
李璟叹了一声说道:“这其中的利害你不晓得……”从嘉朗然说道:“或许我不晓得,但我知道的是,父皇正当春秋鼎盛,年富力强之时,又无什么过错,就凭他们一番说话,几个联名就要皇帝退位,岂非滑天下之大稽。”
宋齐丘面上含着些冷笑,慢慢扫过他们面庞,漠然说道:“若是陛下不愿意退位,就将国事全权交给宋某,那也使得。”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