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5(第 2/4 页)
他用心打量弘冀,见他容色虽然尚显稚嫩,但眉宇间有一抹刚强果断之气,与南唐李氏诸人的文秀绵软大不相同。心中想道:“当今皇上在先皇灵柩前盟约,兄弟传国。以我看来,齐王景遂便没有南昌王弘冀这样的识见。”
他轻轻吸了口气,举杯含笑说道:“多谢殿下指点。”
三人相顾微笑,抛开此事,开始谈论些诗歌乐府,弘冀虽然并不擅长文字,但因父亲李璟雅善填词,长期耳濡目染,所见所知,也不在少数。
正说到白乐天用语浅直,擅用白描手法勾勒生动形象,便听见后堂丝弦丁冬作响,似乎是琵琶乐音。
弘冀侧耳倾听一会儿,和笑吟道:“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他回视两人,说道:“这琵琶所弹的是不是《青莲乐府》中的《玉连环》?”
周宗拊掌含笑,说道:“殿下果然颇有造诣,正是这个曲子。”又说道:“小女喜好音律,近来请了一位金陵城内有名的善才教授琵琶。”
弘冀问道:“《玉连环》曲十分繁复,据说很是难弹,方才的曲子是令千金所奏么?”
周宗笑说道:“小女初学而已,还不能弹得这样好,定是那位善才。”
他见弘冀很有兴致,便说道:“左右无事,请两位移席到后堂来,请那位善才好好的演奏一曲助兴。”
此时距唐朝灭亡不过数十年的光阴,风气尚十分开明,并无过多礼教约束。因此,弘冀与张居咏倒也不客气,欣然跟随周宗走入内堂。
转过一弯游廊,眼前豁然开朗,是一片浅草如茵的庭院,数枝梅花在山子石旁横斜疏影,几树碧桃生长于廊轩侧畔。此时已近仲春,桃花将开,梅花渐落,纷纷落英衬着浅嫩如水的草色,如画卷般美丽。
庭院中的绣墩上,有一名年纪稍长的女子,怀抱琵琶,手指闲闲拨弄,便泄落一片玲珑乐音。周宗回身对弘冀说道:“这便是我请来的那位善才。”
他说完了话,却不见弘冀回答,回头看去,见他微笑凝眸,看向院子角落的一个秋千架子。上面正有个小女孩儿,在秋千上玩得高兴。
她容色未开,满面稚气,只不过七八岁年纪,身上穿着一件淡红色的短衫,发丝并未梳起,半长不短的披拂在肩头。
她足下蹬踏,秋千越荡越高,眼看已经比秋千架还要高了,小女孩儿心中得意,一串笑声便散在风中。琵琶声虽然悦耳,她的笑声却更加动听。
便是这样一个小小的女孩儿,满院的美景也不及她小脸上的欢快笑容。
周宗咳嗽一声,喝道:“蔷儿,怎么又贪玩?”
秋千上的小女孩儿回过头来,见父亲面色不愉,心中便有些害怕,又看到两个陌生客人,更加不知所措。只想跳下秋千赶紧逃走。她却忘了秋千正荡到高处,手一滑,便从秋千上直跌下来。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