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军火贸易(第 2/3 页)
正是如此,一些有着制空需求,又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国家开始考虑购买f-22a。
在扶桑之后,犹太国率先订购f-22a,而且是按照其要求的改进型号,正式服役之后的编号为f-22i。随后两年内,沙地国、酋长国、澳国与大不列颠先后成为f-22a的用户,只是购买数量都极为有限。此外,还有包括白象在内的十多个国家正在跟花旗谈判,或许会在不久之后购买f-22a。
很简单,f-22a太贵了。
即便是花旗大力扶持的犹太国,采购f-22i的单价都高达三点八亿绿币,而其他国家的采购价格必然更高。如此昂贵,别说是一般的国家,哪怕是财大气粗的沙地国与酋长国,也只购买十多架拿来充面子。
此外,造成f-22a“畅销”的原因还有一个,即华夏没有外销j-2oa的意思。
在冲突结束之后的一个月内,至少有二十个国家到华夏国防部询价,表达了购买j-2oa的意思。虽然在冲突期间,j-2oa表现出的战斗力确实不如f-22a,在很多方面依然存在巨大差距,但是没有人能够否认,j-2oa是唯一在空战中击落了f-22a的战斗机,也是唯一能够跟f-22a抗衡的战斗机。更重要的是,在与f-15j的战斗中,j-2oa无一败迹,而且有压倒性优势。如果只是为了对付潜在对手的第三代战斗机,那么j-2oa同样能胜任,而且作战效率不比f-22a低。哪怕是对付f-35a,j-2oa也能胜任,同样有巨大的优势,不存在无法战胜的问题。
关键就是,j-2oa的价格肯定比f-22a便宜得多。
按照当时的非公开资料,华夏空军采购j-2oa的单价还不到六亿华元,即便算上配套系统与维护保养,也不会过十亿华元,相当于一点六亿绿币。这是个什么概念?花旗空军采购的第一批f-22a的单价就在两亿绿币之上,还是十多年前。即便出口的j-2oa肯定比华夏空军自用的贵很多,可是以往常惯例,即加上了分摊的研制经费,出口型的价格达到自用型的一点五倍,j-2oa的单价也才两亿绿币左右,还不到f-22a的一半,仍然可以算得上是物美价廉。
当时,沙地国的特使就表示,愿意以二点五亿绿币的单价采购一百二十架j-2oa。
花三百亿绿币,购买一百二十架战斗机,如果这份军售合同生效,就是华夏数十年来获得的最大一笔军火买卖。
可惜的是,j-2oa依然是非卖品。
很简单,更先进的,或者说完全达到军方性能指标的j-2ob还在研制当中,暂时没有服役可能。
当然,华夏也不是什么都不卖。
在花旗全力推销f-22a与f-35a的时候,华夏把除j-2oa之外的,所有在冲突中大放异彩的战斗机全都列入外销清单,而且表示会足量供应,绝对不会出现产能不够,无法按时交付的问题。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