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 老丈人入伙(第 3/4 页)
于是曹德狠下心来说道:“如今刘之汉室早已**不堪。黄巾之乱不是结束而是开始。当年秦二世残暴不堪,高祖斩白蛇起义,终建立大汉百年基业!如今汉室颓废,想必自会有第二个高祖出现。既然能有刘氏取代大秦,难道不允许我曹氏取代大汉!”
蔡邕一听,啪的一下给了曹德一巴掌。蔡邕怒火冲天的说到:“老夫竟不知你曹德有如此宏伟之愿。难道你不知这可是诛九族之重罪!”
曹德摸了摸被蔡邕打的呼呼热的脸,蔡邕有这个反应才是正常。如果蔡邕没有一点表示,那蔡邕也就白读了那些书了。
于是,曹德慢慢说道:“岳父大人您自幼饱读圣贤书,门下弟子也有无数。从岳父门下诸多寒门子弟来看,岳父大人也是没有门户之见的。
那么请岳父大人细想。是谁供养着洛阳那些浑噩无作为的朝廷命官,是大汉百姓;是谁保卫着大汉疆土之平静,还是大汉百姓的子弟兵。可是大汉的百姓得到他们应有的报答了么!没有!他们得到的却是无穷无尽的压迫,奴役,剥削!
陈胜吴广曾有言‘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再想想岳父大人您自己,难道你不是穷苦出身。当年若是您没书读,能有今天大学士之称呼?能得到那些只会索取百姓的贪官污吏之敬意。”
曹德最后的几句话完全是咬着牙说出来的。蔡邕听完之后,也陷入了沉默之中。
曹德一看蔡邕的反应,继续说道:“黄巾之乱不是因在百姓而是大汉的朝廷!倘若大汉百姓能吃得饱,穿的暖。谁会拿起耕耘的工具反抗朝廷。
只要继续留着这些贪官污吏为非作歹,那肯定还会有第二个黄巾军,第三个黄巾军。介时我华夏之大地到底会变成如何一副残像。
难道岳父大人的忠诚是对如此腐朽的大汉的忠诚。不要忘了您的出身,也不要忘了您吃的粮食是如何得来,更不要忘了您应该效忠,应该用您的学门报答的对象是一直在田里辛苦劳作,得到的结果却是吃不饱穿不暖的大汉百姓!”
蔡邕闻言后,更加沉默了!曹德却没有给蔡邕仔细深思的机会,继续说道:“要让大汉百姓真的富裕起来,必须推翻这个昏庸的朝廷,杀光那些贪官污吏,还大汉百姓一个朗朗乾坤。
而且,如果让百姓们自己去推翻刘氏朝廷还不知道需要经历多少大战,战死多少子弟兵。而且鲜卑,乌桓这些喂不饱的草原狼也在虎视眈眈的盯着我们大汉本就生活困窘的百姓们那些所剩无几的财富。
但是,若有一个已经走在反抗刘氏的人带领之下,大汉百姓们必定要少走不少弯路。而且,一心为民的政权的建立肯定也会早很多。
俗话说,长痛不如短痛。只有快刀斩乱麻,以最快的度恢复大汉之平静,百姓们才能安心从事劳作,积攒财富。从而安居乐业。”
蔡邕被曹德话征服了,细细想来的确是这么个道理,但是蔡邕从小接受的思想却是忠君忠国。所以现在的蔡邕还是有很多的犹豫的,蔡邕喃喃道:“难道安邦不知,万一此事一旦泄露那可就是诛九族的重罪啊!”
曹德哈哈一笑:“即使诛我九族,那吾也是为民而死。这样的死那是重于泰山的。再者即使吾曹安邦半路不幸身亡,那肯定还会有第二个曹安邦,第三个曹安邦。
大汉的百姓虽然温顺,但是他们绝不会在自己的命运上含糊的。”
蔡邕的脑子快要被曹德的晴天霹雳给震碎了,颤颤巍巍的站了起来。说到:“容老夫细细想想,细细想想!”
曹德知道今天的事对于一直思想保守的蔡邕的震撼太大了。但是曹德也知道蔡邕跟着自己干的几率有八成!但是得需要蔡邕接受这个现实,因此曹德恭敬的把蔡邕亲自送回了房间,而后曹德离去了。
蔡邕连自己是怎么回到自己的房间都不知道。蔡邕满脑子都是造反,忠君,九族,百姓这几个字眼!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