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 益州(第 2/4 页)
对于刘备和蜀国来说,正是成也益州,败也益州。
曹德刚开始做的打算就是先占据益州。然后从益州再做展。
曹德是带有金手指的,自然知道刘备占据益州的结局。曹德认为,如果不是刘备任性的动了攻打东吴的战争,并且在夷陵之战中大伤元气。诸葛亮在后面的北伐不会如此后继无力,而且比东吴还要更要的灭亡。
如果没有刘备的任性,说不定就不会有晋朝的出现。再说了,现在的曹德与后世的刘备想比,曹德还多一个汉中郡。千万不要小看汉中郡。在后世历史中,占据汉中的张鲁可是耗死了刘焉,吓死了刘璋。
如果不是张鲁一直在吓唬刘璋,刘璋也不会去请远在荆州的刘备帮忙。刘备也就没有这么好的机会轻易进了益州。
对于曹德来说,益州是必须要占据的。占据益州之后曹德在今后的诸侯争霸中先现在了不败的优势上。
就算是曹德的进攻不顺,躲在益州把门一关,随便你们开打。要想轻易啃下拥有益州的我曹安邦,你们没副好牙口那是没门的。
原本曹德还在为怎么以最小的代价占据益州愁,如今郄俭的被杀正是一个大好的时机。
郄俭为大汉朝廷命官,益州刺史。在职位上来看,曹德似乎与郄俭差不多平级。前文说过,东汉的刺史是没有实权的。大汉最重要的官员就是太守。管理地方的官员也是太守。州牧的职责就是替大汉天子监视太守。如果有太守不务正业,徇私枉法,贪脏枉逆,刺史就会向大汉天子打报告。这个太守是不行的。他有问题,得查他,赏他个三规。州牧的报告打上去之后,天子看了,然后再派出专门的缉拿官员的人,到地方上查这个被刺史打小报告的太守。确有此事,人脏并获之后再由大汉天子定罪。
直到东汉末年黄巾起义之后,刺史被改成了州牧。这时,州牧的权利才逐渐大了起来,掌管一州军政大权。因此才会出现诸侯争霸的局面。
现在的东汉正是处于州牧和刺史权利变更的时期。起先曹德并不知道益州的刺史是谁。刘焉去益州的时间要比曹德任汉中太守要晚。直到曹德到了汉中郡之后,才知道益州的刺史是郄俭。
现在看来,郄俭被杀,按照原历史来看,就该是刘焉领益州牧的时候了。
郄俭人跟其名正好相反,他对于自己确实很节俭,但是对于老百姓却毫不吝啬。对于搜刮财务,吸取老百姓的鲜血的事一直都是不遗余力,变着花样玩。
原历史中。直到朝中有人检举郄俭,刘宏才让刘焉带着检查团来缉拿郄俭。
刘焉其实并不像诸葛亮在隆中对中说的那么没用。这人其实有很大的志向,但是碍于大汉朝廷的昏庸想要到边远地区安静养老,本来刘焉都想好了要去交趾上任刺史,安度余生。可是正好这时检举郄俭的奏折报上去了。有人就告诉刘焉,这几年益州呈现了真龙飞天的预兆。刘焉一听,失望的那颗心再次燃烧了起来。
随后,刘焉就向刘宏请命要去益州,顺便将郄俭给逮回来。
刘焉也是刘氏宗亲,而且他的才华在刘氏宗亲中也排的上号。刘宏一看刘焉亲自请命了也不好驳了刘焉的面子就答应了刘焉。
刘焉带着检查团高高兴兴的来到益州大门口才知道郄俭已经被人杀了,于是原本捉官的任务就成了剿匪了。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