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颍川城破(第 2/3 页)
此战虽然曾有多次能够攻破颍川城的大门。但是,在徐庶的计划中直接的就提到不到最后一刻不破城。那是因为,如果提早破城,那城内的黄巾军还有抵抗力,造成多大的损失就不可而知了。而让敌人自己放弃抵抗,那就顺利的多了。此战,虽然有取巧和天公作美的成分。但这也是朱隽在前期做好了铺垫的。先就是确定张曼成不敢出城。第二就是让张曼成提高对自己的提防。一个人只有在怀疑的时候脑袋才是最活跃的。什么天马行空的想法都会想到。这两个原因也就导致了张曼成先不敢出城试探进攻的官军,再者就是不敢弃城而逃。因为张曼成知道跑出去死的比在城内更快。最后,也不得不再次感叹,真的是天公作美了。
城破的第四日。颍川城内已经恢复了秩序。众多的黄巾俘虏该杀的杀,该放的放,该惩罚的惩罚。在曹德的执意要求之下。又有两万人的黄巾俘虏启程赶往了汉中郡服徭役了。朱隽和曹操领的是大汉的正规军,是不可能拥有大规模的私兵的。而这两人并不知道在不久的将来生的事,也就没有要抢人的念头。而曹德就不同了。带着金手指的耍无赖,提前经营好自己的根据地,提前聚拢着能聚到的所有人手。后世的一位爷爷可是说过,有人才有力量啊。所以,曹德不仅要了两万的俘虏送到了汉中郡,还又从五万人的俘虏中挑选了五千有些底子的人,加入了自己的军队。这样一来,原本一万一千人的曹德私军,因为刚刚参加了成的训练,所以在攻城的时候伤亡也是最大的,足足有一千余人。但是加上新招募的五千人。曹德的私军立刻膨胀到了一万五千人。
曹德还是按照上一次的办法,在这五千人中添加了两千人,组建了新的新军营。又从原来的新军营中挑选两千人加入了重锤营。如此一来重锤营变为了四千人。最后剩下的四千人改为了刀锋营。
颍川城破之后。朱隽、曹操和曹德可以继续合兵一处,也可以分道扬镳了。而皇甫嵩临向北进攻冀州的时候,曾留下了一个模糊的命令。大致意思就是颍川的黄巾军剿灭之后。朱隽和曹操可以率军与皇甫嵩汇合,也可以往东向兖州、扬州的方向的进攻。而曹德是属于自立山头的。来去自由。但是曹德的意思也是分为两种。一者是向北到冀州去,去与张角,张梁,张宝三人过过招,顺便拿三人当垫脚石。二者就是跟着曹操向东。
虽然跟着曹操可以见到原历史中曹操最没落的那段时期。因为,在黄巾起义被剿灭之后,曹操就当了济南相。不久曹操就辞官不做了。直到后来再次入朝正好与董卓入主洛阳碰到一起。在接下来就是陈留起兵了。但是,曹德目前的想法却是要打出自己的名声。而此时最好的敌人正是那三个三公将军了。所以,曹德是要向北而去的。
第六十六章官渡
颍川之战。曹德跟随朱隽,曹操的中央军,一起拿下了颍川城。虽然,曹德在进攻中并不是扮演着主要角色,但是,徐庶的一个疲兵之计,可以说创造了黄巾起义一来的第一个以最少的伤亡攻下重要的城池。因此,曹德的大名也跟着颍川战报响彻了黄河以南。
颍川之战半个月之后。曹操带着兵马从颍川出向东面的兖州出了。而朱隽,由于曹德已经平定了南阳所以朱隽只能向豫州进了。而颍川城中只剩下了曹德与他的一万五千人马了。
由于曹德现在的军队一半是从黄巾军中挑选的。因此,曹德又在颍川停留了半个月,才再次踏上了征途。早在几年前才,曹德在对自己的路进行规划的时候,曹德就已经确定了要利用黄巾起义而让自己名声大噪。而对于进攻别的州郡曹德已经失去了兴趣。
现在的皇甫嵩早就带着人马深入冀州腹地。而且皇甫嵩也不愧是汉末名将。仅凭着三万人马就一路打到了魏郡,皇甫嵩所过之处的黄巾军无不闻风丧胆,落荒而逃。现在的皇甫嵩的大军正在魏郡修整,准备进攻广平的黄巾军。而广平的黄巾军的领赫赫就是大名鼎鼎的人公将军张梁。
由于曹德在南阳郡和颍川郡的表现。皇甫嵩特意派人随时给曹德传递着整个中原战场的情报。因此,在曹德和徐庶经过商议之后,决定向北而行,先去官渡。
现在的官渡因为皇甫嵩的进攻早就没有了黄巾军。所以,曹德只用了六天的时间就到达了这个在后世名传天下的官渡。
官渡。位于黄河的南岸。说到官渡恐怕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后世的历史上,曹操与袁绍在此进行了一场决定生死的战役。最终,曹操获得了胜利,走向了强盛。而袁绍在失败后,一步步的走向了灭亡。现在,曹德终于来到了这片神奇的地方。
官渡的北边是黄河,而且在官渡这个地方,黄河因为洪涝,分成了两支。一支从官渡直接向东北方向流去;另一只则是在官渡往东南方向转了个小弯,然后再向东北方向流去,最终流入大海。因此,如果从官渡直直的往东北走的话。渡过黄河,就会进入一片像一条蛇一样的被黄河包围的地方。而这条蛇的蛇头就是乌巢。提起乌巢,就更不用多做介绍了。乌巢就是曹操与袁绍的官渡之战的转折点。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