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理发与发现(第 3/4 页)
“不错,大人随我等进宫面圣,自然知晓。”胡云回答道。
“也好,那二位便带本官前去面圣。”老者说着,便跟着二人一起走了。
……
杨韬胡云二人觉得可以将功赎罪,心里自然是十分高兴,却没有注意到这条街道临近皇城,很多官员在此行走,都看到了这一幕,众官员纷纷议论起来。
“那位不是礼部右侍郎徐光启徐大人吗?怎么被锦衣卫给带走了?”
“先帝在时,徐大人遭阉党谗言弹劾,不得不罢官回乡,如今圣上召徐大人回京,官复原职。怎么刚过了两天,徐大人就被锦衣卫给拿了?”
“真是没有天理,放着那么多阉党余孽不去抓,反倒来抓徐大人,这是何道理?”
“白天里京城就是厂卫四出,滋扰民生。依我之见,肯定是阉党余孽伺机报复,勾结厂卫,擅抓好人!如此恶行,是可忍孰不可忍?本官这就回去上折子,弹劾这帮无耻之人!”
“这位大人所言甚是,我也要回去连夜写奏折,上疏弹劾厂卫。就算因此获罪在在所不惜,一定要让皇上知晓‘亲贤臣,远小人’的圣人之言。”
“不错,我们都回去上疏。”众人都是慷慨激昂,纷纷表示要赶写奏折来讨伐阉党、攘除奸凶,还大明一个朗朗乾坤。
很快一传十,十传百,越来越多的官员都知道了这个事情,消息传着传着也渐渐变了样子,最后很多官员听到的都是“阉党余孽蒙蔽圣听,礼部徐光启大人被关进诏狱,性命堪忧。”听到这个消息的官员们自然是群情激愤,纷纷要上表救人、弹劾阉党,不在话下。
……
这些事情萧木当然还是不知道,此时他正在跟林檎着感慨。
“你们2333年那里也是需要理的吧?”萧木问道。
林檎回答:“那是当然。”
“我现在的心情就和刚刚理完的时候一样,明明是一个很简单的事情,为什么理师总是不能理解自己的意思呢?”萧木抓狂地问道。
林檎表示对萧木所说也深有同感,“每次理之前我都十分忐忑,鼓足了勇气才敢去的。不过我们现在在大明朝,应该不需要理了……”
“等清兵打进来就又需要了,而且还规定型,不剃不行。”萧木没好气地说道。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