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做了无用功(第 3/3 页)
在没有头绪的情况下,不能自己一个人苦干。
因此,小白在附近找了一个西点店,买了一些面包和一支牛奶,就回到了自己的车上,狼吞虎咽地吃起来了,这就权当午餐了。
“大家对胖子店里的那些食品怎么看?我真的看不出来什么问题啊。”
小白边吃边问起大家来,因为嘴里含有食物,显得有点口齿不清,为了任务,他已经顾不上这些了。
“你要是能这么容易看出问题,这个任务也就没什么难度了。”上麦表意见的是落烟火,她话里有话。
“怎么回事?”陌小白顾不上吃了,虚心请教起来。
“经过这么多年的打击,三无食品的伪装也已经大有长进了,别说是你,就算是专业的监管人员过来查,没有专业仪器的帮助,也很难现问题。”
因为小白已经有了切身的体会,落烟火以她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开始耐心地为小白讲解了起来。
最早关于三无产品(食品)最早的定义,是指无生产厂家、无生产日期、无质量合格证的产品和食品。
在那个年代,因为监管不力的原因,三无食品为了降低成本,大多包装简单,不讲究卫生质量,大多采用的是过期、腐化、不卫生等有重大安全隐患的原材料,甚至大量使用有毒的工业化工原料,导致事故频。
但这样的食品,只要去查的话,基本上是一查一个准。
到了后来,随着监管的加强,包装简单、容易被查获的三无食品逐渐消失了,取代的是包装精良、生产厂家、生产日期、质量合格证等信息齐全的替代品。
但是,这些替代品实质上还是三无产品,只不过改头换面出来了,三无食品进入了假冒伪劣时期。
在这个时期,出现了很多很雷人的产品,比如“康帅傅”假冒“康师傅”、“雷碧”假冒“雪碧”、“旺子”假冒“旺仔”、“粤利粤”假冒“奥利奥”、“营养专线”假冒“营养快线”等。
这些假冒产品在外包装上基本和原装产品一模一样,不小心的话很难区分,因此很多人经常上当,尤其是小朋友根本就分不出来。
但这些产品还是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同样经不起查,一查一个准。
于是,三无食品进入了第三个时期,以假乱真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