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凤凰哥的辛酸泪(第 2/3 页)
原来在六年多前,毕志成刚刚开始他自己的外贸事业。因为刚刚起步,他的资金还很不充裕,而当时他正好接了一个大单,需要垫付比较多的资金才能运转。
在找银行贷款无门的情况下,他通过一个朋友的担保,向一家民间放贷公司拆借了一笔总额为1oo万元的短期贷款,约定月息为4%,为期三个月。
让毕志成感到开心的是,他的这单生意最终顺利完成了,在足够的利润支撑下,三个月还不到,他就归还了那一笔贷款,连本带利还掉了112万元。
“这没什么不正常啊!这有什么值得说的?”陌小白有点不明所以地问道。
“不懂就虚心点,别乱插嘴!”凤凰哥又开始得瑟起来。
陌小白恨得牙痒痒的,不过为了获得有用的信息,还只好忍了。
毕志成开始继续解释:“我要说的是,我的第一笔贷款,在六年前算是比较规范的民间拆借,也很受中小企业的欢迎。虽然其利息还是过了国家认可的规定上限,但在有可靠的收入来源支撑的情况下,这种民间借贷确实能帮中小企业解决大问题,缓解短期的资金短缺难处。”
“按照当时的行情,半年到一年的中长贷,月息一般在2-3%,而三个月以内的短期过桥贷,月息一般在4-6%。对我们这些很难在银行借到款的中小企业家来说,这种利率是完全可以接受的,并且也没有太大的风险。”
凤凰哥的转折来了。
“但后来不一样了。大概4年前,我接了一个更大的单,需要垫付更加庞大的资金。刚开始,我还在犹豫要不要玩这么大?因为当时我的资金还是有短缺的……”
4年前,毕志成所接的这个单需要垫付的资金将近2ooo万,而他手头的资金还只有1ooo多万,存在着将近5oo万的缺口。按理来说,这么大的资金缺口,毕志成是不应该去冒这个险的。
但因为这个单有充足的利润,毕志成真的很难放弃,这时他又想到了民间借贷,于是他又接下了这个单。
但让他没想到的是,此时的民间借贷已经不像两年前了,很多规则都已经变了。
“这种短期拆借的月息已经不是4%,而是变成了8%,我算了算,三个月下来,我光是利息就要支付12o万。当时我算了算,觉得利润还是足够,所以又咬牙借了下来。”
问题来了。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