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返乡的意外(第 1/3 页)
从红山镇出发,沿着乡村公路往南走500米,拐入一条环山的乡村农耕路,再走四五公里之后,便可到达一个群山环绕的小乡村,这便是黄竹坪。
黄竹坪是一个只有一百多户人家的小村落,因为交通不便的关系,这里与外界的联系并不密切。
在过去的很多年里,这里的村民靠山吃山,一直过着自给自足的农耕生活。但因为条件比较艰苦,村民们的生活一直过得比较艰苦,大部分都只能勉强维持生活。
在改革开放之后,随着珠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继续大量的劳动力,于是这里的青壮纷纷离开家乡,去大城市打工赚钱,村里只剩下一些老弱病残。
于此一来,村里的经济条件倒是有所改善,很多家庭都建起了号称“土别墅”的乡村小洋房,日子也开始过得有模有样。但那些好吃懒做或者缺少青壮劳力的家庭,日子还是那么艰难,年年靠政府有限的低保来维持生活。
其实黄竹坪的资源条件并不差,村子的西北部,是广袤的毛竹山林,山上长满了密密麻麻的毛竹,而村子的东南方向,则是万亩茶山,家家户户都有属于自己的茶林。
很可惜,还是因为交通不便的关系,再加上缺少深加工的条件,这些资源都无法变成可靠的经济来源。
这一天,这个小山村的平静被几台小车给打破了。
在这样贫困的小山村里,就算偶尔有车进来,一般也是来拉货的拖拉机,一般的小车和货车根本进不来。
现在这两台车一看就是价格很昂贵的越野车,车径直停到了村支书的家门口。
车子上下来了八九个陌生人,明眼人一看,其中一个是镇里偶尔进村来的驻村干部,其他的男男女女都是不认识的陌生人。
这一行人自然是陌小白等。
在参观完学校之后,因为有所失望,给学校捐赠的事情暂且搁置了,陌小白在招待所并没有多做停留,执意要回黄竹坪看看。
为此他还拒绝了梁红玉的陪同请求,最终只同意由黄竹坪的驻村干部张晓峰跟了过来。
黄竹坪还是那个黄竹坪,除了多了几栋新建的楼房之外,和陌小白五年多前回来时所见并没有太多的变化,似乎反而更加的冷清。
因为对黄竹坪已经不熟悉,也因为驻村干部在,陌小白把车直接开到了村支书家。
村支书叫陌有福,是小白熟悉的一个长辈,以前陌小白就叫他福伯。
-->>(第 1/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