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章 美国式寻宝(第 3/4 页)
当然,万一遇上青铜盘那个级别的,节目组编导和二道贩子们可就要立刻想着法子给老板拿下物件。
制片人还介绍了这段时间拍摄遇到的问题,主要就是当地前期宣传这一块碰到的困难和解决办法:美国各级政府不大喜欢参与商业电视台节目的拍摄,要是换在华夏……
嘿嘿,地方政府宣传部门都会托关系去邀请人家来录制节目,能在全国范围内露个脸多好!
人家来拍,其它不说,至少交通、食宿、后勤人员组织、场地这些地方政府一定是包了的,然后……
然后,节目组先期踩点的编导先得靠当地宣传部门、文化文保部门联络一下,组织宣传当地藏家来参加这次节目,顺便再拍些本地特色的风俗人情、自然风光当本期片头。
之后,当第一批海选专家和摄制组大部队抵达,一切都已经准备就绪,场面绝对不会冷场,物件也会有当地一些藏家压箱底的宝贝打底,不会搞得当地政府因为本地没宝贝而在全国人民面前丢脸。
到这个时候,本地接待的同志们其实和摄制组已经很熟悉了。
所谓熟人好办事,普通电视观众绝对不会知道的事情自然而然就发生了:几乎每个地方,都会有一大批最好的古董文物是不会出现在电视里的!
让你看到“能看到的”,“不能看到的”普通观众绝对看不到!
什么,好东西不在电视里放出来,难道是有暗箱操作,让“低档货”成民间国宝、为某些人服务?
不,不是这样,因为就算有人要名声要到不要脸皮,摄制组也不会来参与你们地方的那些乱七八糟的事。
不在电视中出现,是因为好物件的持有人压根不想东西在电视里出现!
大半咱不敢说,至少三分之一以上的好东西是不会出现在海选现场的,而是会在海选前,就在宾馆当作临时办公室的房间里就鉴定了。
电视里公开了,那大伙都知道你有宝贝了……
哪来的?
物主是公务员?
那更热闹了!
还有,贼惦记上怎么办?
有办法,继续找托:正选有托,连最后角逐的持宝人都可以是托,选能说会道那种,甚至直接由当地新闻单位当过主持人、播音员的同志们上。
好玩吧?持宝人“噼里啪啦”都能比节目主持人还能说,效果杠杠滴!
没办法,《寻宝》节目主持人才干了十几年,人家“持宝人”二三十年前就干这一行了,随便露两手就能和你打配合,录制起来效果好、速度快,少数情况下甚至能抢了主持人的风头。
而且最好选择广播出身的伙计上,比做电视的能侃,而且一般也不会在当地引起太大的“笑话”:“卧槽,叉叉新闻的谁谁谁成古董藏宝人了,为了本地出名这也太假太拼了吧!?……”
对于节目而言倒是啥事没有,这就是全国范围和单独一地的区别。
而且这样操作还有个好处:就算不是播新闻那哥们上,花不了多长时间,当地也会知道那位持宝人就是个托,家里没宝贝,别去找他家想发财。
还能预防盗窃和抢劫等案件的发生,多好的设置。
而在美国,没了各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联合电视网那得靠自己,至少这食宿行上可没人帮你买单。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