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九章 不能出卖的东西(第 3/4 页)
这光天化日的,还是是有点不好意思。
这下姨夫笑了,道:“我在,谁来说?
我是看着它钉上去的,还有51年那次,要不是我说把它留着,它早就给撬下来了。
70多年,它在上头也够久了,要是哪天房子倒了,它就什么都不是,在你手里再过个几十年倒是还有人会知道曾经有过这条大街。
去把苏汉叫来,他们家应该有梯子,有始有终,我就要看着它给撬下来!”
那一瞬间,张楠都感觉姨夫特别霸气!
当了二十几年本地的革-委会主任,而张楠的外婆在世时又是村子里的三代太婆,这辈分高的离谱!
就算有人路过看见张楠在撬路牌,就算是是个六七十岁的人估计都得停下来问张楠一句:“舅公,要不要帮忙?”
牛爆了!
谁会说?
无主之物,说个毛!
去叫苏汉,他果然在家。
儿时玩伴这半年身体似乎好了些,这就去扛梯子,最后还是苏汉爬上去把路牌给小心的敲了下来。
张楠恐高,更慌这种毛竹做的梯子,心里不踏实。
这边干完,一听这东西有用,苏汉说把他们家的那块也给撬了送张楠。
这多不好意思。
“不就块小铁片,这段时间我打算换房子,后头德勇那幢房子便宜卖给我,门牌没了就没了。”
德勇,也是张楠儿时玩伴,早搬去市区了。他们家离这里也就几十米,是幢80年代末期造的两层小洋楼,留着也没用。
那就不客气了,撬!
不好意思给钱,跑去村口小超市买了条中华烟硬送给苏汉他抽烟,这中华烟虽然有可能他自己舍不得抽,但有句话是“中华就能换钱”,不能让老朋友吃亏。
村子里又转了转,再没发现类似的门牌,老房子倒塌、重修的太多了。
后来张楠让个装裱匠直接把三块门牌做进个漂亮的镜框里,这让他的本地藏友们非常羡慕收藏就玩个人家没有,很多时候不在于它值多少钱,这都是全市(剡县在1995年撤县设市)能找到最早的门牌号,好东西呀!
藏友们看到张楠那嘚瑟的样子,各自出发去各乡镇寻找,但就是再找不到第四块51年都给敲完了,上哪找去?
不是还有两块残破的门牌还在廿八都大街上嘛,去哪了?
张楠把门牌撬了后没多久,几场大雨,那些老房子几乎都倒了,就算没倒的也因为是彻底的危房,基本上都被村子里给拆了。
姨夫那次说的没错,要是张楠不撬,将来就是什么都没了。
后来有个爱好地方史研究的藏友还向张楠开价一万要转让,张楠理都不理“我外婆家那边东西,想都别想!”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