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五章 铲雪铲掉个县委书记(第 2/4 页)
电视、广播那边也一样,记者同志们都想着这个月的奖金估计会非常丰厚:上个省台绝对没问题,连上央视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都有可能。
稿件在上级新闻单位播出,这记者可都是有奖金的,如果是中央级别的,都能让自个过个肥年!
不就是外国人扫个大街嘛,很稀奇?
是的,如今是80年代,就是很稀奇!
……
快的十几分钟,慢的20来分钟都先后赶到——机械化部队这会上不来,那两位扛着摄像机的伙计出现时,这头上冒的热气比张楠这帮人都要多!
“张同志,张同志!”
这边张楠正拿着铁锹有一搭没一搭的干着活,顺便和配合的两位美女指点一下远方的景色,这一听有人喊,估计着喊的是自己。
转头一看,乐了!
两位摄像记者竟然是最快到的:他们知道道路摩托车不可能上来,就把车在山脚一停,抄小路走了一大段台阶路再到公路,比其他两批沿着公路上来的“机械化部队”快了一截。
一看马路东头一堆老外正在甩开膀子大干,立刻一人扛上摄像机的拍摄部分,另一人配合,麻利的将接线同自己背着的录制机包连接起来,还连上了话筒。
经验丰富、速度一流!
不过这两位压根就没接触过外国富豪、名人的保镖,意想不到的麻烦来了:美国保镖不仅仅要保证雇主的人身安全,其实更多的是防止隐私泄露!
防火、防盗、防记者,这都已经是刻入托马斯、保罗等人骨子里的意识:一看这摄像机都扛起来了,那还得了!
一群人立刻围了上去:这手里还拿着铁锹和大扫帚呢!
不是要打人:用顺手了,再说也没地方放呀。
“不许拍摄!”
态度严厉,表情严肃加蛮横!
职业习惯一上来,都忘了这是在华夏了。
可托马斯的话明显是鸡对鸭讲,两边语言不通!
两位摄像记者一看这情况,立马有点手足无措:记者在华夏可是无冕之王,而且这趟明显就是来报道好人好事的——这是什么情况?!
人家手里还拿着家伙事呢,怎么办?
其中领头的还算机灵,看到远处的张楠,连忙喊人。
老板?先生?
算了,还是叫同志比较顺口。
张楠一看这情况就知道问题出在哪:目前华夏各地电视台的摄像机一出,看热闹的人都不少,哪会不让拍?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