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7章 大悲寺(第 2/3 页)
相传唐代宗李世民之母笃信佛教,每年数次前往终南山南五台朝拜,往返旅途劳顿。为此,李世民为母尽孝,仿照终南山南五台,就近修建了一座寺庙,由于是仿照南五台修建,所以唤名西五台。
西五台,传到宋代又因重建寺庙,改名为安庆寺;后来到明朝洪武年间,又遇重修,再次更名为云居寺;流传千余年后,历经战火的洗礼,这座从唐朝时期,历经几次改名的西五台,到了现如今,已唤名大悲寺。是著名佛教圣地。
宏伟的大悲寺庄严肃穆,殿宇庙堂层层叠叠。红墙琉璃瓦间,众香客络绎不绝,香火鼎盛,只是令人遗憾的是这里只有女香客,看不见任何一位男香客,因为这是尼姑庵。
在香火鼎盛的大悲寺内外,众比丘尼(尼姑)结队来去,她们身着僧衣,僧衣分浅灰色、深灰色、深褐色、大黄色,以及两种颜色的袈裟,生褐色和红色。这些比丘尼有的在晾晒衣服,有的在后山种菜,还有的在打扫寺院内外。
看来晨钟诵经时间已过,否则这些比丘尼不会有时间晾晒衣服或种菜等。
穿过一条又一条走廊,过了一道又一道拱形院门,出现了一个有一笼青竹的清雅小院。
这个小院很安静。
房门开着,屋内摆设简单,一张供桌,供桌下方有个黄颜色蒲团,供桌上方挂着一幅手持净瓶的观音大士像,供桌上还有一个铜炉,里面燃烧着香,正飘起缕缕轻烟。除此之外,在一边还有一张禅床。
此刻禅床上躺着一个光着上身的男人,挂着吊瓶。
这男人身体硕长,被子盖在他身上,露出上半身,平躺在床上,犹如挺尸一般。只是他光着的上身缠着绷带。在一细看,他干净光洁的面庞,透着棱角分明的冷峻,那浓密的长眉,高挺的鼻,绝美的唇形,无一不在张扬着高贵与优雅。一头长发压在脑后,正是下落不明,生死不知的聂天。
“阿弥陀佛。”
一声佛号在这屋内响起。
是一个老和尚站在这张禅床前。
这老和尚穿着一件咖啡色僧衣,从花白胡须,和脸上被岁月用刻刀刻下印记来看,很老很老了,老态龙钟,慈眉善目,手里拿着一串念珠。
在这老和尚身边跟着一个年轻的和尚,这年轻和尚穿着青灰色僧衣,面容稍黑,阳光晒的,看上去三十出头,双手合十于胸前。
除了这两个和尚,在一旁还站着一个老尼姑,年纪看上去有六十多岁了。这尼姑身穿黄色僧衣,身披红色架势,手里拿着一串佛珠。她是这寺里的方丈,一清师太。
三个佛门中人,站着禅床前,看着床上躺着的他。
“一清师妹,这苦孩子因伤落此,心中必生戾恨,戾是杀人的刀,恨是迷人眼的障雾,此子就托你照看了,记得教会他宽恕,这乃无上功德,否遭一日群魔乱舞,此子必堕地狱嗜血成性;至于他醒来后什么时候离去,自有定数。阿弥陀佛。”老和尚双手合十念了句佛号,转身离去了。
“无量寿佛。”一清师太也念了一句佛号,跟着老和尚出去了。
那年轻和尚给聂天拉过被子盖上,然后双手合十行了一佛礼,转身也出去了,顺便把门带上。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