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人才缺口(第 4/4 页)
于是,轻轻瞪了陈哲一眼,“那你心里的鬼主意是怎么打的,也别藏着掖着了,干脆说说呗。”
陈哲在心里终于稍微松了一口气。
知道事儿已经成了一大半,“春节之后,我就会在工业学院下面,重新注册一家研究院或者研发中心。
“同时,也会启动相应的各个领域的研发计划,包括芯片设计、半导体制造、应用材料研究、机械自动化、应用软件的开发等。
“所以,需要的人才,就会是来自于方方面面,各个领域的,毕竟,在科研领域也是存在木桶理论的,有时候出现一块短板,就可能会导致全方位的滞后。”
杨毅忠倚在沙发上,右手托着腮,还不忘用食指揉着太阳穴。
看着陈哲眼睛里渐渐泛起的光彩,心里默默感叹了一句,年轻真好。
见陈哲说完就看向了自己。
只能开口道:“这是你专业上的规划,却不是招揽人才的模式,或者说,你就直接说透了,想让我们这些做长辈的,怎么去帮你吧。”
陈哲嘿嘿笑了两声,“目前咱们省里的专业人才,大多还集中在国企、科研院所以及大学里。
“所以,春节后,能把我们列入应届毕业生的对口实习单位,再添加几个带教老师的话,那就很好了。
“另外,别的人才我不敢惦记,但是像那些效益不好,甚至是接近停产的企业,是不是可以通过借调的方式,暂时过来我这边给帮一下忙?
“当然了,还有那些已经退休,或者被子女接了班只能赋闲在家的,也可以试着招揽一下啊,毕竟,我们这边给出的待遇,在安阳还是屈指可数的,对不对?”
郑宏涛眼睛都快瞪圆了,“你这是想直接包圆啊?胃口可真好。”
陈哲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其实这也算给您解决一部分人员的分流安置了,多一条出路,总是好于没得选择的嘛。”
郑宏涛呵呵了两声,却没有再反驳他。
因为陈哲说的都对,而且这样的人,在安阳这边,也确实有不少。
杨毅忠同样认为陈哲的想法,还真是有几分可行性的,并非信口胡诌。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自己也不介意从旁推动一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