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大胆的说(第 3/4 页)
“今天,我们就请到了一位青年俊才,他以21岁的年龄,就引起了整个世界的瞩目,他就是安阳工业学院的董事长,九天科技公司的总工程师,陈哲先生,欢迎你。”
陈哲伸手和他握了握,“夸的有些过头了,这样真的好吗?”
宋岩柏反应挺快的,“这是怀疑我们的记者在搜集材料上的能力吗?那我可以很认真的告诉你,我们电视台的记者,或许比你想象的更认真,也更努力,请看大屏幕。”
另一边的大屏幕适时亮起,是几段人物采访。
有丘成同的,也有陈盛申的,这两位都是海外华人在数学领域,曾经取得过无数成就的大佬。
虽然只有寥寥数语,但却对陈哲毫不吝啬的夸奖了一番,并希望他能继续在数学领域继续深耕,不要辜负自己的天赋。
这个还真是陈哲未曾想到的,他还以为那个采访组,仅仅是采访了自己周围的那些人呢。
伊钧水看着陈哲,笑的很谦和,“怎么样,对于两位享誉全球的数学大家,所给予自己的殷切厚望,这会儿有什么感想?”
要知道,这两位可都是在数学界排的上号的数学家。
一位拿到过菲尔兹奖,另一个则拿到过沃尔夫奖,而这两个奖项,都可以算得上是数学领域的诺贝尔奖。
这可一点也都不夸张,属于实打实的硬实力。
陈哲就笑了笑,“希望不至于让这些前辈们失望吧,毕竟,我本身学的可是计算机科学与通信工程。”
宋岩柏:“对啊,这也正是最让人好奇的地方,你毕竟不是数学专业出身,竟然先后证明了谷山志村猜想和庞加莱猜想,是因为天赋真的高到了某种程度?”
陈哲表情相当的淡然,“只能说是兴趣吧,我一直觉得兴趣才是一切求知的原动力,当你痴迷上了某一个领域,自然而然地,就会想尽办法,去不断的充实自己,进而深入的探索下去。
“这会让你在不断的解决问题,然后发现问题的过程中,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虽然不知道尽头在哪儿,却依旧会乐此不疲。”
宋岩柏:“或许这本身就是一种天赋吧,但更多的人,却很难找到这种在求知路上的兴趣,反而觉的学习是一种很让人抗拒的事情。”
陈哲再次笑了,“或许也是因人而异吧,个人的习惯、生活的环境、学习的氛围等,这些都可能左右一个人对于受教育上,或者认知层面上的差异。”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